第 39 部分(3 / 6)
,回到家又和彩虹舌战。明珠还是改不了老习惯,只要女儿思想不对劲,就要去找老师理论,觉得孩子的所做所为一定是受了坏同学的影响或者老师的压力。
可人家系主任是什么人,做了几十年的学生工作,对付一个李明珠还不是小菜一碟?碰了钉子的李明珠对彩虹大发牢骚,“搞什么鬼呀,你连个对象都没有,这时候当什么标兵?山区卫生条件那么差,万一病了怎么办?小姐,别头脑发热了,去哪里会死人的!什么破主任,为了自己往上爬,拿年轻教师的性命当儿戏!别以为他三言两语就能打发我,我找校长说去!校长不答应,我找教育厅!”
彩虹赶紧拉住她,“妈,主任和书记虽然都是领导,同时也是我的同事。我和他们是成年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您谁也别找了,这不是他们强行分配的,是我自己决定的。”
彩虹在珑安县住了整整一年,期间只在假期回过一次家。山区生活的确困难,不过偏离闹市,节奏缓慢,很适合读书人静下心来做学问。除了教学,彩虹就在山中的小屋冥思苦想,写论文、编教材,收获不小。
支教结束,挥泪告别乡亲,她拎了一大包学生们送的土特产坐火车回家。
那是一趟慢车,途径十几个小站,其中有中碧,也就是季篁的家乡。而中碧在这条线上,也算是大站了。
上了车,安置好行李,彩虹发现对面坐着的一位阿姨的茶杯上赫然印着“中碧煤矿职工医院”的字样,便和她攀谈起来。她问阿姨认不认的季篁,她居然用力地点了点头:“季篁?我认得啊!季家在中碧可有名了,不认得他的人只怕不多。”
“哦!”彩虹讶然。
“他可是中碧一中的高考状元,那个高中都是些矿工子弟,十几年来高考都是剃光头,结果那年突然考中了一个季篁,而且是全国顶尖名牌,这消息都上市里的报纸了。而且自从他考上以后,中碧一中就跟开了光一样,每年都能考中几个,在这一带也算是重点高中了。季篁还有两个弟弟,也很厉害,成绩特好,人们都说这兄弟俩早晚也能上大学。”阿姨说的绘声绘色。
彩虹叹了一声,“只可惜他妈妈去世了,不然知道孩子们都上了大学该有多美啊。”
“说起这个就惨了。季篁的妈妈从重病到去世,一直就住在我们医院里。我在内科,跟住院部的护士们挺熟。”那位阿姨也跟着叹气,“季家的孩子都是孝子。季篁在城里教书顾不了家,两个弟弟在高中住读,学习再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