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东邪门人 (1)(8 / 28)
去写的就只这八个字。细想其中深意,不由得痴了。
忽听脚步声响,那少女回进室来。杨过忙将碎纸片在被
窝中藏过。那少女将余下的碎纸搓成一团,拿到室外点火烧
化了。
杨过心想:“她写‘既见君子’,这君子难道说的是我么?
我和她话都没说过几句,她瞧见我有什么可欢喜的呢?再说,
我这么乱七八糟,又是什么狗屁君子了。若说不是我,这里
又没旁人。”
正自痴想,那少女回进室来,在窗边悄立片刻,吹灭了
蜡烛。月光淡淡,从窗中照射进来,铺在地下。杨过叫道:
“姊姊。”那少女却不答应,慢慢走了出去。
过了半晌,只听室外箫声幽咽,从窗中送了进来。杨过
曾见她用玉箫与李莫愁动手,武功甚是不弱,不意这管箫吹
将起来却也这么好听。他在古墓之中,有时小龙女抚琴,他
便伴在一旁,听她述说曲意,也算得粗解音律。这时辨出箫
中吹的是“无射商”调子,却是一曲“淇奥”,这首琴曲温雅
平和,杨过听过几遍,也并不喜爱。但听她吹的翻来覆去总
是头上五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或高或低,忽徐忽疾,始终是这五句的变化,却
颇具缠绵之意。杨过知道这五句也出自《诗经》,是赞美一个
男子像切磋过的象牙那么雅致,像琢磨过的美玉那么和润。
杨过听了良久,不禁低声吟和:“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只吟得两句,突然箫声断绝。杨过一怔,暗悔唐突:
“她吹箫是自舒其意,我出声低吟,显得明白了她的心思,那
可太也无礼了。”
次日清晨,那少女送早饭进来,只见杨过脸上戴了人皮
面具,不禁一呆,笑道:“你怎么也戴这东西了?”杨过道:
“这是你送给我的啊,你不肯显露本来面目,我也就戴个面
具。”那少女淡淡的道:“那也很好。”说了这句话后,放下早
饭,转身出去,这天一直就没再跟他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