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龙蛇变 (2)(20 / 24)
有的人都看出来了,皇帝就是不想封郭念云为后,因而再无人愿逆龙鳞。
偏偏冒出来这么一个段文昌,居然又提封后之事。此人刚从西川回京,应该是看到皇帝新立太子,便想当然地奏请为太子之母封后。他不了解围绕立储和封后的是是非非,对皇帝与郭氏之间的嫌隙更是一无所知,又急于在朝中立足,所以才会如此冒失行事吧。
段文昌上了这个奏表后,诸臣罕见地一致沉默,都等着看皇帝如何表态。
身为郭贵妃的兄长,郭鏦对立后之事一向三缄其口,竭力避嫌。不料今天李素竟从蛇患扯到这上头来。
他问李素:“你是想说蛇患和……那件事有关?”
“我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圣上怎么想。”
李素的弦外之音,郭鏦这才听懂了!
蛇患来得蹊跷,又与段文昌上表的时机正好契合。皇帝会不会因此怀疑,有人在利用蛇患给郭氏封后造势呢?李素不愿再与立后之事扯上关系,所以坚称天象无异,而谈及南海蛟龙,也是试图化解皇帝的疑心。
“方才我在殿上大谈南海蛟龙,实属无奈之举。可叹圣上目光如炬,根本不理会我的说辞。”
前面就是郭府所在的安兴坊了,李素朝郭鏦拱拱手,打算告辞。
郭鏦却不肯放他走,拉着李素的马鬃问:“那如何又说到扶乩呢?”
“宫中之事,还在宫中解决嘛!”
郭鏦一愣,手情不自禁地松开了。李素催马疾奔的背影很快消失在里坊深处。
扶乩,乃道家通灵占卜之术。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扶乩前,先要准备一个装有细沙的木盘,乩笔或插在一个簸箕上,或用一个铁圈、竹圈来固定。待扶乩之时,乩人请来神灵附体,用乩笔在沙盘上写字,写出的字便为神启。乩人又被称为鸾生,或者正鸾。往往旁边还要有人记录和解释沙盘上的字,这个配合的人称为副鸾。
扶乩之术源远流长,到东晋时杨羲以扶乩的方法写成《上清真经》三十一卷,此法遂盛极一时,并流入民间。正月十五上元节时,普通百姓也会在家中以扶乩术迎紫姑神,卜问来年的农耕、桑织、功名之事。而在民间扶乩的风俗中,正鸾和副鸾都由女子担任,则与道家正式的扶乩术大相径庭了。
女子扶乩,自则天皇后时起成为宫中惯例。当年,则天皇后为抬高女子的地位,即皇后位不久,便邀集了官夫人和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