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宫闱风云(2 / 5)
最顽固不化的老臣,对于昭王的上位,也没有什么意见。
严格来说,楚帝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从他盲目信任母族时,不,甚至在更早的时候,他听信谗言陷害忠良,祸端就已经埋下。大楚毕竟立国那么多年,哪怕是他昏庸无能,也依旧坚持了这么些年。若不是自韩王和昭王抵达京城后,他昏招频出,恐怕也不至于落得如今这个下场。
如果说韩王妃之死是引起天下诸侯反叛的导火线,那么楚帝就是亲自拉动导火索的那个人。这一点,即便是那些维护正统的老臣们,也无法否认。
哪怕迫于心中的礼法,他们必须站在楚帝这一边,他们也得承认,楚帝的确不是一个好君王,而且,他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固执、难以撼动。
民众与君王,孰轻孰重?他们无法做出选择,好在现在,他们已经无须身陷两难之境。命运已经为他们做出了抉择。
对于昭王登基为帝这件事,他们没有什么意见,只除了一点——昭王坚持要立已故楚帝的皇妃卫凌希为后。
楚帝在登基大典上宣布这件事的时候,底下险些要炸开。
先不说别的,单单只他男子的身份,就足够大臣们竭力反对了。在他们看来,立一个男子卫妃,就已经很荒唐了,在先朝,楚帝一意孤行,卫家又是那样的身份,为了不让功臣寒心,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昭王竟然比楚帝还过,直接提出要立卫凌希为后?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这是要将整个新朝的脸面放在地上踩啊!绝对不能容许!况且,一个男子做了皇后,日后,楚帝其他的孩子不都是庶子了?没有正宫嫡出,只怕日后,又要经历一场围绕皇位展开的腥风血雨了。
再者,卫凌希还曾是楚帝的皇妃,这就更不行了!虽说后来卫凌希与楚帝也算是和平分手了,但是只要他当过楚帝一天的皇妃,身上就会被打下楚帝的烙印。如今,新君居然要迎娶前朝末帝的皇妃为后,这不是乱了套了吗!
无论底下的大臣们好说歹说,曾经的昭王,如今的昭帝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将希瑞尔立为皇后,并且对外宣布,日后后宫中不纳妃嫔,他将从堂兄那儿过继一个孩子,作为储君精心培养。
如果说昭帝立后的决定再朝中只是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么在储君一事上他的做法就是激起了惊涛骇浪。
昭帝执意要立希瑞尔为后时,朝臣们只以为他是被希瑞尔迷得昏头转向;不纳后宫妃嫔,直接从宗室过继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