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5 / 8)
任何起伏,各个地方,这样的折子有很多,探花郎的密折哪怕换了花样,内容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看见第二封密折的时候,皇上心绪复杂,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只认为探花郎的胆子也忒大,尽管是为民修路,但他徇私枉法是实事,居然抓了平民百姓,让他们拿钱赎人。
皇上心里升起淡淡的不满,探花郎对他的不隐瞒,让他满意,但所做的事情,作为一国之君,皇上无法苟同,只是皇上也知道,天底下贪官多了去,探花郎其实还不错,至少肯为百姓干事实。那一点小小的不满,并不影响皇上对他的喜爱。
然而,当皇上看见第三封密折的时候,心里激动了,梯田,可以在山中耕种的梯田,并且还有两季稻谷,这是多大的惊喜啊。
皇上心中隐隐开始期待,期待下一封密折,期待过年的到来,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梯田是否成功,云南的两季稻谷是否成熟,国家生计永远是皇上关注的重点。
每月查看探花郎的密折,已经成了皇上的习惯,作为皇上的贴身内侍,王公公知道,这位探花郎将来恐怕是前途无量,他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与探花郎交好。
皇上从来都没有想过,还有更大的惊喜在后面,又一次收到玉溪的密折,皇上静静地看完,心里简直又恼又喜,看看,探花郎都做了些什么事情,那种手段,他居然也敢写在密折上面,他不怕自己怪罪吗?
只是,当皇上看见后面,看见探花郎将商业赋税纳入官府,甚至已经在玉溪实施,他心里就只剩下喜悦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探花郎居然成功做到了。玉溪地方小,容易执行是其一,探花郎的手段也不容小窥,尽管方式并不光明正大,但皇上却不得不说,他很喜欢。
作为一个皇上,心机手腕必不可缺,尽管他更喜欢耿直的大臣,但对探花郎的所作所为,皇上责怪不起来,隐隐还透着几分欣喜,探花郎在皇上心中的位置,也从一届清流文臣,变成了能臣。再看空虚的国库,皇上不高兴了,这时候无论廖大人说什么,皇上都会拿他跟黎耀楠对比。心中有些蠢蠢欲动,若是玉溪征收商业赋税成功......
按耐住心中的迫切,皇上敛眉深思,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等玉溪今年的税收上来,等玉溪真正的发展起来,到了那个时候,实事摆在眼前,他看谁还敢找借口反对。
时间过得飞快,黎耀楠回了玉溪后,乘着林以轩还没生,通判府大办了一次宴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