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天才的敌手(1)(4 / 6)
面还有一句:“让我去看看吧。”
天启二年(1622),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来到山海关。孙承宗并不了解王在晋,但到山海关和八里铺转了一圈后,他对王大人便有了一个直观且清晰的判断——这人是个白痴。他随即找来了王在晋,开始了一段在历史上极其有名的谈话。在谈话的开头,气氛是和谐的,孙承宗的语气非常客气:“你的新城建成之后,是要把旧城的四万军队拉过来驻守吗?”王在晋本以为孙大人是来找麻烦的,没想到如此友善,当即回答:“不是的,我打算再调集四万人来守城。”但王大人并不知道,孙先生是当过老师的人,对笨人从不一棍子打死,总是慢慢地折腾:
“照你这么说,方圆八里之内,就有八万守军了,是吗?”王大人还没回过味来,高兴地答应了一声:“是的,没错啊。”
于是,孙老师算账的时候到了:“只有八里,竟然有八万守军?你把新城修在旧城前面,那旧城前面的地雷、绊马坑,你打算让我们自己人去吗?!”“新城离旧城这么近,如果新城守得住,还要旧城干什么?!”“如果新城守不住,四万守军败退到旧城城下,你是准备开门让他们进来,还是闭关守城,看着他们死绝?!”
王大人估计被打蒙了,半天没言语,想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当然不能开门,但可以让他们从关外的三道关进来。此外,我还在山上建好了三座军寨,接应败退的部队。”这么蠢的孩子,估计孙老师还没见过,所以他真的发火了:“仗还没打,你就准备接应败军?不是让他们打败仗吗?而且我军可以进入军寨,敌军就不能进吗?现在局势如此危急,不想着恢复国土,只想着躲在关内,京城永无宁日!”
王同学彻底无语了。
事实证明,孙老师是对的,如果新关被攻破,旧关必定难保,因两地只隔八里,逃兵无路可逃,只能往关里跑,到时逃兵当先锋,努尔哈赤当后队,不用打,靠挤,就能把门挤破。
这充分说明,想出此计划的王在晋,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但聪明的孙老师,似乎也不是什么善类,他没有帮助迟钝生王在晋的耐心,当即给他的另一个学生——皇帝陛下写了封信,直接把王经略调往南京养老去了。赶走王在晋后,孙承宗想起了那封信,便向身边人吩咐了这样一件事:“把那个写信批驳王在晋的人叫来。”
很快,他就见到了那个打上级小报告的人,他与此人彻夜长谈,一见如故,感佩于这个人的才华、勇气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