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殿选前(3 / 4)
音飘来:“回来后把统选时的情景同她说说。”
容书瞬间耷拉着脸,蔫蔫地应下,孤零零地一人迈出了客栈大门。
***
日落时分,容书兴冲冲地回到客栈,没忘记自家少爷交代的话,第一件事便是去敲苏青荷的房门。
房门应声而开,苏青荷拉开门,便瞧见汗水淋漓、脸涨得通红的容书站在她面前,于是忙请他进屋坐着,给他倒了杯茶喝。
容书一边喝茶,一边同苏青荷讲起今日御用相玉师统选的情景。
略过那人山人海的场面不提,这初试统选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试,考官临场出题,参选者们需要在一个时辰内作答完毕,题目只有短短的两字,韵和蕴。而第二三部分,便是当场相玉作图,区别在于一个是有考官定题,一个是自由发挥。其中笔试的成绩占三成,后两部分的成绩占七成。
第二部分要相的玉是一块藕粉种的双色翡翠,浅春色和青绿色,质地比芙蓉种还要细腻些,此玉一搬出来,围观的人群都骚动了,因为太美了,让人看第一眼,便能联想到春天伊始,万物滋润蓬勃的景象。但考官的定题让人大跌眼镜,题目是玉琮。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用来祭祀神祗的礼器,模样矮小又笨重,与藕粉种翡翠轻盈灵动的质感,完全不搭界。据容书说,考官一亮题板,近乎一般的参选者都傻眼了,玉琮这类的器皿并不常见,在前朝这玉琮数量还算多,但隔朝换代后,玉琮这类东西基本都沦为葬品了,甚至有小部分人连玉琮啥样都画不出来。
苏青荷听到这嘴角浮现笑意,玉琮款式简单,设计图样并不难,这题考得便是人们对于玉器的知识储备,以及玉器与翡翠原料的融合度,设计出来的款式要能压住藕粉种翡翠的灵动感,不然便会显得浅薄没有厚重感,更体现不出祭祀时的庄重。
而第二块相的玉竟是一块狗屎地,黑褐色的底章,上面斑块点点,像是爬满了虫蚁,唯一的一抹翠色还生嫩得让人心中发紧。此玉一出,围观的人群又骚动了,因为能找到这么一块恶心的废料,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苏青荷毕竟没有身临其境,仅凭容书的形容,只能想象个大概。若她猜得没错,这题应该考的是参选者的应变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相玉师,不仅要有锦上添花的功力,让那些珍稀美玉焕发出光彩,也要会变废为宝,让本身没有价值的翡翠,经过雕琢后,摇身一变,成为众人喜爱的玉器,相较于前者,后者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