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借钱(3 / 4)
,回了家大都是在小妾处歇息,怎么就转了性了?
上次在赵家做客,严延年便是想趁着酒席上喝开了,好求赵义帮忙。突如其来的肚疼,小姨子和女儿眼皮子浅和赵家大娘子闹了起来,弄的他在赵家出了丑,什么都没有来得及说便走了。
赵义最近避而不见,是真的有事,还是有所不满?
一向对赵义很有办法的严延年有些拿不准了。赵家的两个妾已经多日没有见到家主,只听说赵家请了个教习嬷嬷,林氏母女二人日日守着那个嬷嬷谈天说地。赵家能有什么事呢?可赵义又不是个小心眼的人,不会因为自个在赵家失仪放了几个屁便生分了。
这日,赵义下了衙门,正要往家赶,被一心堵他的严延年抓个正着。赵义打探到了丞相夫人的喜好,正准备急急回家告诉林氏,让夫人好生准备。最近让赵义最挂心的便是为夫人正名。
林氏正了名,他赵义在升职时才没有可以攻击的弱点。至于林氏绣纺,东市长丞答应帮他拉一些外来商户的单,林家先把手上的生意了结,缓过来劲自然有生意做。
他不是没有想过去抓严延年的小辫子,但严延年这个人实在是个能人,精明能干,得到了丞相魏相的赏识。他又一向和严延年以兄弟相称,突然之间,要去捉对方的短,实在不易。
在讲究容貌仪态的大汉朝,个头不高,长着鹰钩鼻的严延年能够几次死里逃生,进了丞相府做属官,就可见对方之难搞。
说起来严延年的历史那可真不简单,严父曾经担任过丞相长史,严延年跟随父亲在丞相府学习了律令,后来在东海郡担任郡吏。
严延年而立时,正碰上御史府挑选属官,得到了保举,在御史府担任侍御史。当时皇帝刚刚登基,有些不满霍光一派,严延年认为机会来了,便上奏弹劾霍光和与霍光交好的大司农田延年。
皇帝虽然摄于霍光的压力,不敢准奏,但牢牢记住了严延年这个小吏的名字。御史中丞站在霍家一边,反过来弹劾严延年擅自接纳罪人,按律当斩。
严延年弃官而逃,碰上大赦令,便又回到了御史府,重新担任御史掾,秩俸比侍御史低了百石。
霍光死后,皇帝灭了霍家满门为许后报仇,心里一直记得严延年弹劾过霍光擅自废立皇帝这件事,便封其为平陵县的县令。
按说严延年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但这人性好杀戮,判案时最喜欢用重刑,最终因杀害无辜被免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