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邺城平淡荆州动(3 / 15)
说的人不觉得自己在造谣。等到被提及的当事人回过神来,早就是传的满城风雨,沸沸扬扬的时候了。
甘宁觉得分外的窝火憋屈!本来嘛,局势大好,眼看着江东军就要兵退回程,却不料打着打着,孙权脑袋一亮,把周瑜给支前线了:若是换个人,在这种江东内局刚定,南剿山越,乘新胜之姿势,西进江夏,可是却在江夏受阻数月不得寸进,其实锐势已失的情况,别说攻占夏口,就是能带着江东军全身而退都是祖上烧高香的。
周公瑾却偏偏做到了,不光做到了,他还把黄祖给赶襄樊去了。看光景,这绝对是江东利好之局势。
谣言一出,甘宁利好变浮云,南方战场里头水,混了。这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甘宁心思透亮的很:前头说黄祖,骂苏飞的分明就是周瑜的手笔,可是后头呢?后头说刘景升,说蔡瑁的恐怕就是另有其人了。周瑜又不是个傻子,他很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江东到底有多少家底,能对付什么人,到什么程度,他门清着呢。现在的江东南头山越还没完全平定,北边曹操那里也是随时威胁,他家主公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单单对付一个黄祖,不管是大义还是情理,都说的过去。可若是因为乱七八糟的东西激怒了刘景升,让刘表不管不顾增援江夏,江东军身上的担子骤然增重不说,更可能的还是江东会失去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彻底被荆州牵扯战争泥沼。
再仔细一琢磨,这时候谁最像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下去?不用说,肯定是忙活着袁家兄弟的曹操最乐意看他们南边打仗,这样他们就腾不出手给他捣乱了。这种搅和事的事,也最有可能是授意于曹操的。
甘宁暗恨地咬牙切齿,偏偏这个节骨眼他还不能轻举妄动。前头是虎视眈眈的敌军,后头是捉摸不透的上峰,进军是违令,后退是坐实传言,卡在中间,甘宁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他真想把弄出这些弯弯绕的人揪过来狠狠抽一顿!
不能进不能退,那就耗呗。甘宁不怕耗,太史慈就更能耗了!反正来前大都督说了:甘兴霸是个人物。我看他在黄祖那边也不算得意,子义前往切记不可追击过盛,僵了,以后就不好处了。
太史慈那会儿还很困惑:这是怎么回事?大都督没发烧?甘宁他是敌将啊!没听说战场上还给吩咐叫手下留情,叫多担待,因为以后还要跟他长处。可是没多久,战场传言一起,太史慈立刻就悟了:甘宁,,这以后恐怕得是同僚呢。同僚死磕个什么劲儿?他这会儿八成还不知道,我绕着他,不跟他打不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