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5)
—阿枣在那两只雁的脚上牢牢绑上麻绳,与阿花拴在同一根竹竿上,阿花不待见钟荟,与这两位新客倒是相处融洽。
卫十一郎与姜二娘定亲的消息生了翅膀似的,不到半日飞遍了九六城内外。到了晚膳时分,酒肆乐坊中已经编出了曲子传唱这段奇闻。
姜二娘先结亲萧九郎,随即传出流落山野之事遭萧家退亲,谁都以为这朵含苞待放的洛阳牡丹八成要烂在枝头,谁知峰回路转,那姜二娘手腕了得,摇身一变成了卫十一郎待过门的妻室。
一时间物议纷纷,舆论哗然,卫琇何许人也?洛京城上至八十老妪,下至髫龄稚女,无不将他目为下凡的神仙,肖想过他的妙龄女子不知凡几,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无数颗芳心——如今都叫他剐成了碎片。
若那幸运至极的女子是玉叶金柯、名门淑媛便罢了,偏偏还是个空有美色毫无才德的屠家女,非但如此,她还败坏了名声,不久前还曾许过别人——前几日他们如何惋惜萧九郎,如今便加了十倍为卫十一郎捶胸顿足。
谏官连日绕着赈灾的烂摊子打嘴仗,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个结果,早盼着来点新文儿燥脾胃了,当即奋笔疾书,只等着第二日上朝参他一本“高门降衡,灭祖辱亲”。
第二日上朝,那数典忘祖的卫十一郎恬不知耻,仿佛对四周的目光浑然不觉,一脸没事人似地走进殿中,若是仔细看,还能发现他嘴角带着一抹若有似无的浅笑,看起来心情相当愉悦。
裴霄见他进来,远远朝他看了一眼,缓缓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些许失望又沉痛的神色。世家出身的臣僚,无论原先与他相熟与否,都拿这样的眼神看他,仿佛他不是结了门亲事,而是失足掉进了泥坑里。
卫琇敛起笑意,周身便笼罩着入定老僧般的平静,一双年轻的眼睛便如波澜不兴的古井深潭,若是他不愿意,谁也不能从其中看出丝毫端倪。
正如他所料,第一个发难的是御史中丞韦统,他和韦氏倒没什么私怨,不过韦氏一向最重阀阅,把士庶之别看得比天还大,于情于理都要出声的:“启禀陛下,仆欲奏阂中书舍人卫琇失婚非类,数祖忘典。卫舍人出自陈留卫氏,衣冠之族,胄实参华,曾祖楚,位登八命:祖昭,封琅琊郡公;父成,亦居清显。姜之姓族,士庶莫辨。卫家联姻,实骇物听。”
谏议大夫罗琼也附和道:“若此风弗剪,其源遂开,点世尘家,将被比屋。”君不见那些酤酒的、卖油的、砍柴的、卖汤饼的全都跃跃欲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