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2 / 6)
而且依念槿所言,这人是以一本道术自行修炼,能有此修为也算是颇有悟性,可惜终究缺少管教,以致误入歧路,与邪魔鬼祟为伍。
话说念槿明明说陈挽风与僵尸为伴,疑有私情,为何玉仙真人不如寻常人那般嫌恶他?这里头又有一桩年轻弟子不知情的陈年旧事在其中了。
当年茅山派出了两位十分优秀的弟子,一位就是玉仙道人,另一位则是他的师兄玉壶道人,本来他们的师父属意玉壶继承衣钵,然而当年茅山派正逢一场大劫,当时的掌门遇害,因玉壶游历在外,玉仙临危受命,暂代掌门之职平息了事端,等到玉壶归来,一切已成定局。
在那场大劫之中,茅山派元气大伤,而玉壶、玉仙两人各有一批师兄弟拥护,虽然师兄弟二人感情亲厚,可不妨有人挑拨离间,致使玉壶对玉仙起了嫌隙,后来更发展成了门派内斗,玉仙当时为怕事态恶劣下去失去控制,与玉壶做了恳切长谈,解开了师兄对自己的误解,并表示将退出掌门之争。
而玉壶发现自己误解师弟并造人利用之后,心中十分自责,次日就离开了茅山,将掌门的位置拱手相让。
那位玉壶道人如无差错,便是将《茅山道法》交给陈挽风的乞丐道人。
昔日的玉仙道人就是今日的茅山掌门,他一直在找失踪的师兄,当听说陈挽风的时候就隐隐有所猜测。,而念槿误以为本门出了叛徒,对陈挽风审问的时候详细问了那乞丐道人的样貌,甚至画了小像,一边禀告审问经过一边将小像呈给师父看。
虽然时隔多年,玉壶的外表与当年有了很大变化,但一些主要特征都没变,玉仙认出他的画像,不禁心中万分难过,再看陈挽风也就宽容了许多。
玉仙真人又细细问了陈挽风当年之事,主要是问那乞丐道人的情况,陈挽风见这个老道慈眉善目,目光期盼,心中一动,暗道约莫这老道与乞丐道人是熟人?
他犹豫了片刻,将自己怎么遇到那人,怎么给他喂粥,怎么送他去济善堂,怎么给他请大夫,那人怎么将书交给他再说了一次,正说到他咽气之时,突然听到哽咽之声,陈挽风和念槿等人顺着声音看去,竟看到玉仙真人老泪纵横。
玉仙想当年师兄何等意气风发,却半身潦倒,差点死在街头,怎能不悲从中来。
玉仙真人道:“那人实是本座的师兄,法名‘玉壶’,当年曾对我派有大恩,他半生颠沛流离也是为茅山所累,现在既然知道他的下落,我们很应该将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