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平御览(5 / 7)
、笔、墨、白纸等,分赠给席上诸人,武翔也得了一副笔墨。
宴罢后,武翔忙去书肆买到《太平御览》前三部,共五十多卷,照着高丽使者所言,买了两只大酒坛,把书封藏在酒坛中。
第三天早上,他让二弟武翱挑着两只酒坛,一起到了航济亭。航济亭立在海岸边,是为迎送高丽使者而设。到那里时,接送馆伴、明州知府正在亭中和高丽使者攀谈,石桌上堆放着一些锦帛瓷器,应该是知府回赠给高丽使者的礼物。
武翔强压住慌惧,进到亭中,向那高丽使者道:“前日承蒙国信使惠赐嘉礼,武翔无以为报,特去选了两坛明州老酒,聊供途中消渴解闷。”
那高丽使者笑着道:“已蒙馆伴和知府大人馈赠,武主簿又如此多礼,实在愧不敢当。”他谦让了两句,随即吩咐随从将礼物搬上船去,武翔忙叫二弟武翱将酒挑到船边。
一只大海船泊在码头边,一些船工正在往船上搬货。朝廷严控高丽使者所运货物,巡检使率人一直在岸边监看货物,一件件都要打开细查。那巡检使见到酒坛和礼物,伸手拦住,命手下解开两只坛子封口的油纸,都看了一眼,这才摆手让船工搬上船去。
武翔从未经过这等事,惊得腿都险些抽筋,见坛子顺利上了船,才偷偷擦掉额头渗出的汗。
那二十两金子,一半还了外债,一半用来找名医给武翘调养身体。几年下来,武翘的身子渐渐好转,武翔也被调到汴梁做了京官,虽然职位不高,但武翱从了军,武翘又考入太学,一家人虽不富庶,却也清闲安乐。
至于帮高丽使者私购图书的事,并没有人知晓,武翔兄弟起先还有些后怕,渐渐地也就忘了。
谁知道,寒食前,武翘清早去后面厨房时,发现地上有一封信,打开一看,顿时惊呆。这匿名送信之人竟然知道哥哥武翔十一年前的那桩秘事,并以此为要挟,让他去杀人越货。
他忙拿进去给哥哥看,武翔看后也吓了一跳。兄弟两个猜了很久,也猜不出此人究竟是谁。难道那高丽使者除了武翔,也买通了其他人,那人因此才知道这隐情?他既然知道那桩事,为何当年不揭破?时隔十一年,他竟然还能记得,并且用来要挟,此人用心之阴深,实在令人可怖。
两兄弟烦恼了一整天,晚上武翔才定了心,说私送图书给高丽使者,固然是叛国重罪,但毕竟那些书并没有国家军政机密,并未造成什么祸害。而杀人越货的事则万万不能去做,再不能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