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滴血(3 / 5)
无奈!
只是假设,就在现在太原与金兵都已经透支的情况下,大宋的朝廷能派一旅之师来助战,胜负的天平就将完全被打破;不仅仅是太原守下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就是将完颜宗翰一举击溃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惜,这恐怕永远只能是假设了。楚天涯记得,历史上的这一导播太原之战,大宋的朝廷倒是派来过几支不乏名将率领的兵马相救。只可惜这几支兵马出师之后仍然无法摆脱大宋军队的痼疾,死于朝廷掣肘的瞎指挥与将校之间的彼此不服尔虞我诈,最终也没有一兵一卒能杀到太原城下来解决任何问题。
现在倒好,或许是童贯之死与胜捷军的留守改变了一些历史,大宋的朝廷索性对太原不闻不问、就当是真的割让给金国,不来插手金国的“家务事”了。
“再坚持几天,估计金人就要无功退去了。”王禀说这话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在安慰众人仰或是在安慰自己,他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到那时,我们就算功德圆满,无愧于祖宗!”
楚天涯默然无语的点了点头,心说,就算是退去了金人,又何谈功德圆满?——说不定一直在那儿坐山观虎斗的大宋朝廷,就等着这一天好跟我们秋后算账呢!
他心中早已想得清楚,以大宋官家传统的肚量与朝廷上那些官僚的一惯作风,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朝廷看来,王禀胆敢私自接管童贯从朝廷带出去的军队,并曾经抗旨拒绝交出太原坚持抗战到底。光是这两项罪名,都足以让他堕入十八层地狱——朝廷上的那些人,才不管你做这些事情的动机与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这种时候他们一向秉公执法、按章力事,哪里会纵容任何一个拥兵自重的军阀自治一地成为武装割据。当初李纲提点东京兵马抵御兵临城下的完颜宗望的时候,新登基的官家赵桓也没忘了对他严加提防最终也卸了他的兵权,又怎么会坐视一个统兵在外的将军践踏他心中脆弱的底线?
所以楚天涯一向认为,生在这个时代的仕大夫和诗人才子乃至商人平民们,都算是幸运与幸福的;最不幸的就是这些提着脑袋在疆场上跟敌人拼命的军人。或许就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那一刻起,赵宋官家做贼心虚的心里阴影与对武将的极小肚量,早就注定了有宋一代的武人难逃悲剧的命运。岳飞千古忠良一声叹息的背后,折射出来的何尝不是这个富甲古今但对外屈辱之大时代的丑陋与悲凉?
思及此处,楚天涯心里莫名的压抑,因此不自禁的长吁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