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后院起火(2 / 8)
当初,我们是该开出圣旨……这样,也免得下面的州县误会。”赵桓小心的说道。
“官家此言差矣。”楚天涯说道,“时值秋收,朝廷派出专员去大米盛产之地督办粮税,是理所应当的。此事历来由三司管辖,是许翰的份内之事。再加上有了太师府的督办公文,地方州县没理由拒办的。为何今年,就要圣旨才行呢?”
赵桓的神情突然变得很是紧张起来,因为他听出了楚天涯的弦外之音,感受到了他心中强烈的不满与愤慨。因为世所共知,现在有康王赵构带着一干儿老臣,陪伴太上皇躲在杭州。按理说,江南与淮扬一带的州县,是没那个狗胆拒纳朝廷委派的专员的。若非是有杭州的力量在背后要挟指使,他们哪敢这样胡作非为?
换句话说,江南淮扬一带敢有今日的举动,摆明了就是在向楚天涯示威。
“洛阳王殿下,如今战况激烈大敌当前,不如稍安勿躁,且先稳住杭州。”随行的大臣谏言道,“不如就请官家补颁圣令再去执行一回;若其不遵,自有分晓。”
“你的意思是,江南与淮扬只认圣旨,不认我大宋的三司计省与太师府?”楚天涯脸色一寒。
“不不,微臣绝非此意!”那名大臣慌了,忙道,“微臣只是认为,眼下当以杀敌御寇为先,对于江南与淮扬一带的异状且先安抚,不可外忧未灭又生患。”
楚天涯听完之后沉思了片刻,生咽了一口怨气点了点头,“言之有理。我就先忍了这一回。但是暂时的姑息,绝不代表我会养奸——官家,就请你尽快颁行圣旨通达江南与淮扬各地,明令地方官员协助三司专员督办钱粮,务必尽快运达洛阳资养军队。当此国家危亡之时,理当全国上下同心协心才好。如若有人在这时后院放火,不管他是谁,绝不轻饶!”
赵桓一阵胆战心惊,楚天涯的话说得太明显不过了,目标指的就是太上皇与赵构。
“好,朕马上发令。”赵桓的脖脊上一阵阵冷汗直冒,急忙将近侍取来圣旨与玉玺等物,马上就颁圣旨。
此刻,楚天涯的心里真是忍了一团怒火,随时都要爆发。他感觉,在现在这种紧要关头,那些不思报国还在背后捣鬼的人,远比北岸的完颜宗翰等人还要可恶。他们是真正的祸国殃民,是大宋的内贼与毒瘤。
与此同时,一个不好的预感也在楚天涯的脑海里慢慢成形:江南与淮扬一带,历来就是大宋最重要的米粮与布绢的生产基地,历年来的赋税收入也占了国库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