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二节彷徨的东京(十四)(3 / 4)
精了,不再固守一城一地了。”范汉杰有些惋惜的笑笑,这个计划无疑非常好,可惜的是冈部直三郎不配合,否则,又是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几年下来,日本人的作战风格几乎被中国将领琢磨透了,日军战术僵化,很少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变动,在山东会战、缅北会战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缅北会战后,日军将领已经发现中国军队在向腊戊集结,日军实力明显不足以攻克腊戊,可依旧坚持强攻,最终导致穿插部队全军覆灭。
山东会战前,本来日军最好的策略便是撤到黄河以北,放弃济南和胶东,可松井石根就是那样顽固,坚守泰山防线,接过被庄继华迂回胶东,华北第十二军几乎全军覆灭,整个战线撕成粉碎。
华北会战,日军以近五十万万兵力在平原迎战庄继华两百万大军,本来最佳策略是后撤到长城,利用这里的地形消耗和迟滞中国军队,可冈村宁次偏偏定了个被动挨打的策略,结果被分割包围,全军覆灭。
这次对东北的进攻,无论是庄继华史迪威还是重庆的陈诚魏德迈都判断,日军将继续坚守辽西防线,可没想到冈部直三郎刚打几天便开始后撤,将庄继华准备的杀招给撂这了。
原本积蓄力量,蓄势待发,到头来却发现要打的对手已经消失,积蓄的力量倒流回身,那个难受可想而知。
“是学精了,不过,他们精的文革的战略,”杜聿明平静的说道:“从淞沪到现在,文革攻无不取战不胜,屡败日军名将,日军上下胆寒之余,也在研究他的战略战术,所以当哈尔滨一丢,日军恐怕就明白了,文革玩的还是那套声东击西,不过这次是声前击后。”
黄伯韬点点头,略有些感慨道:“杜司令这话在理,缅北会战是声前击后,山东会战声北击东,华北会战是声左右而击中,司令作战,看上去复杂实际上简单,可要真觉得简单实际上还是挺复杂。”
范汉杰赞同的点点头,缅北之战他没参加,可鄂北会战山东会战华北会战,他一场不落,分析这些会战,看上去很简单,主要的就是日军犯错,可要问一声为什么犯错,那就复杂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杜聿明笑道:“这次文革的计划落空,可就给了我们机会,汉杰兄,你的第五集团军是我们的打击力量,从这里到锦州不用你们使太多力量,过了锦州后,第五集团军要单独行动,从南面绕道鞍山,再占本溪,封死日军南撤通道。”
黄伯韬稍稍想了想忍不住微微皱眉:“司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