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三节背后的博弈(二)(3 / 4)
上都带有淡淡的笑容,可房间内的气氛却表明,俩人的谈话并不顺利。
刚才的争论让邓演达有些口干舌燥,他喝了几口水后才对周恩来说:“en来,我想知道你们究竟是怎么想的?文革答应与我们合作,是下了很大决心,你们这样作,会让我们彼此的信任削弱。”
这大慨是周恩来经历过的最艰难的谈判,延安突然来电通知他,延安决定不放弃已经占领的鸡西牡丹江等地,而且八路军还将在南满占领一块根据地,具体可能是通化以南以西,如果可能要占领通化。
为了向邓演达解释,延安随后又发来一封长电,在这封电报中,延安详细分析了战后的东北局势,指出东北局势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便是庄继华,如果庄继华留在东北,则东北的和平有可能保住,可要是庄继华离开东北,东北爆发内战的可能性非常大,国民党在东北集结了百万大军,八路军新四军若全部集结在北满,势必被国民党集中力量消灭,唯有分散游击,互相配合,才有可能打破国民党的进攻。
鉴于与民主社会党和庄继华的协议,延安同意与他们作出交换,用冀东平原地区根据地来交换南满根据地。
延安没有提鸡西牡丹江,也没有提最近国民党部队在北满的行动,周恩来清楚,延安这是承认国民党军队的行动,用这些来交换鸡西和牡丹江地区。
黄明诚已经向中央和重庆报告了庄继华的反应,周恩来便料到邓演达会来,只是没想到,他居然刚回重庆便过来了,看来是真的着急了。
“择生,我很想知道你这样着急是因为文革,还是你们自己?”周恩来语气依旧那样温和。
邓演达一愣,周恩来望着他的目光温和,他皱眉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择生,我们三方联合维护战后国内和平,可说实话,我党非常担心,最近蒋介石动作频频,熊式辉出任东北行辕主任,显然蒋介石对战后的东北有所安排,文革那里是否稳妥还是个未知数,我党作这样的作,正是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
邓演达摇摇头:“EN来,这难免有托词之嫌,我们三方互通消息,你们完全可以提前打招呼嘛,为何要这样作了以后,造成既成事实,让我们来查问?”
这大慨是周恩来最难解释的问题,邓演达的问题很尖锐,甚至带有责怪,你们完全可以事前通知,为何却要让他们来追查。
到目前为止,双方的态度还比较温和,依旧停留在商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