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三节背后的博弈(九)(2 / 4)
,要过江至少应该增加一个集团军,这样才有实力应付可能发生的突发*况。
可是战区司令部的回电很快便到,庄继华在电报中的语气很严厉:“西线日军受到我军打击,正在仓皇撤退,新一军过江可加大日军混乱,新一军过江只要不深入朝鲜,危险并不大,沿图们江西进,可与图们江北岸的邱清泉部形成配合,你们在北岸的行动应该谨慎,在南岸的行动则应该大胆,新一军全军五万兵力,完全可以应付任何突发*况。”
孙震看后沉默不语,在战前,战区司令部通报,关东军主力有十万左右已经撤退到朝鲜,新一军孤军过江,兵力不占优势,空中掩护很难,沿图们江西进,正符合背水列阵,出现意外,江北部队也很难增援,他们也难以渡江返回。
“再电战区司令,江南情况不清,存在诸多变化,倒不如让部队留在江北,与郭邱两集团军配合,光复整个东北后,再谋渡江。”孙震依旧坚持,西线日军到现在还没有进行过认真抵抗,完全还有一战之力,邱清泉现在分得很散,如果新一军的五万兵力靠过来,可以增加兵力密度,填补部队空隙。
“庄司令这是怎么啦?”高松元皱眉说道:“现在我们各方面都占优势,以正战以正胜,用不着冒险。”
孙震摇摇头:“司令可能有更多的想法。问问孙立人,他对渡江南下有什么意见?”
很快战区司令部和孙立人就回电了,庄继华在电报再次重申了他的理由,新一军南下可以调动东线日军,给日军造成混乱,“军以正应,以奇胜,渡江之举为奇,你们顾虑朝鲜日军动向,朝鲜日军虽有十万,可分布在在朝鲜中部到北部的广大地区,仅仅集结便需要数天时间,
西线日军主力在我地面和空中力量打击下,损失极大,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大规模战斗。朝鲜日军要接应其主力,必不敢全力东进,攻击我渡江部队,故渡江部队不会面临朝鲜日军主力,只要不过于深入,当不会有危险。”
电报中语气没有上一封德王急促,反而很和缓,比较详细的分析了渡江的利弊,认为综合看,渡江危险不大,对敌人的威胁更大。
孙立人的电报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我已经将部队集结在北岸,随时可以渡江南下。”
“看来,他们都想渡江南下,既然这样,那就渡江吧。”孙震有些勉强的答应下来。
高松元想了想说:“是不是这样,让空降兵第一师留下一个团配以反正伪军,守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