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章 东瀛武士刀(5 / 12)
“岛人所用的兵刃,大多半为一种奇形长刀,刀身长而狭窄,刀锋薄而锐利,锻钢炼刀之术,实不在我邦之下。
“岛人所用刀法,简单而不复杂,但岛上武功流派,却有不少,只耍有三两着精妙的刀法,便可独树旗帜,自立宗派。
“此刻我随口道来,岛上武功流派,便可分成二十余之多:残月无双流,一刀流,天龙秘法流,柳生英雄派……这几个流派,可称为其中之佼使者,正如我邦之少林、武当、昆仑等门户情形一样。”
他说的这番话,虽然还未转入正题,但却是群豪听所未听,闻所未闻之事,是以人人惧都听得全神贯注,目不旁瞬。
骚动自早巳平息,山坪上一片静寂。
唯有公孙红响亮的语声在继续着……
他接着道:“我抵达岛上之时,情况既不熟,言语更不通,是以在开始一年多里,简直可以说一无所获。
“但在四处流浪了一年以后,与岛人已可略略交谈,对岛上各门武功流派,也有了些认识。
“而这时,岛人乃渐渐知道我乃自中土远去的武士,对我所用之兵刃,所使之招法,更是大觉兴趣。
“于是各流各派的门人,宗主,早有不远千里而来,与我切磋,向栽树教,其人对‘武道’态度之认真,亦颇足为我邦武人借镜。
“我并非为了与人比武较技而去,若非被人逼得万不得已,绝不与人动手,纵然与人动手,亦是点到为止。
“在这段时期中,我自觉若论博大精深,被邦武功,虽远不及我邦,但其刀法之准确、狠毒,却非我邦刀法能及。
“尤其柳生英雄派之刀法,所讲究的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实已与我邦内家正宗之精义,不谋而合。”而据我所知,那东海白衣人的武功亦似与柳生英雄派颇有渊源,于是我便着手从这一方面,探询那自衣人的来历。“
他说到这里,连宝玉都暂时抛开了心中纷乱之思潮,凝神倾听——这本是当今天下武林中最最吸引人的话题。
公孙红接道:“当代东瀛武林,辈份最尊,武功最高,见闻最博之人,便推‘大和’柳生英雄派之宗主柳生藤齐、‘京都’吉冈正雄与以‘一流太刀’名震四邦的伊势桑名郡太守北昌具教三人。
“我与这三位东瀛的武林前辈,一夕长谈之后,不但在武功上得益非浅,而且也果然探询出那东海白衣人的来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