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御前对质(10 / 14)
不及拿到凭据将对方扳倒,就迫不及待要与之摊牌了。
宁守阳脸上笑意依旧自然:“那就好,那就好。老臣告辞。”
皇帝亲自起身相送,待宁守阳走后,他重新归座,有些嗔怪地看了诚王一眼,问道:“你们究竟查到了些什么证据,竟连稚恺公都怀疑上了?”
才将将感觉到他们对宁守阳的怀疑,皇帝便是如此态度,显见在拿到真凭实据之前,是别想皇帝来支持他们调查宁守阳的了。
何智恒示意徐显炀答话,徐显炀便道:“回皇上,臣等并未查到宁大人任何罪证,只因嫌犯是他家管家,才疑心到宁大人亦有牵连而已。”
诚王接过话来:“皇兄恕罪,只因这一次嫌犯都已登门来到王府之中杀人作案,臣弟迁怒宁大人的失察之过,才对他说话不甚恭敬罢了。不干徐大人与厂臣的事。”
这也是皇帝头一回听他言语中流露对何智恒的敬意。若说方才那一句或许还有在宁守阳面前故意做作之嫌,这一回才不会掺假。
皇帝将他们三人依次看了一遍,含笑道:“稚恺公方才那话说对了,能见到你们和睦共处,朕也十分欣慰。淇瑛,愚兄从前费了多少口舌,为你解释智恒并非窃权揽政的权宦,也不见你有所松动,想不到借由这案子促成你们联手,倒是水到渠成了。可见那孙良也不无功劳呢。”
诚王略略苦笑:“皇兄见笑,从前忠奸不辨,好坏不分,确是臣弟的过错。臣弟同样庆幸能得此机缘看个明白。不过,凶嫌于舍下作案之时明显有意栽赃徐大人,以挑拨臣弟与徐大人的关系,臣弟实在想不出,孙良区区一介管家,又是为寻仇作案,有何必要来做此事。”
皇帝未予置评,道:“方才稚恺公讲述的案情不甚详细,此案一直是显炀过手的吧?你便来为朕细致讲讲,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臣遵旨。”
要细致将其案情,就需要说到杨蓁这位重要证人了。
杨蓁在庑房中等了少半个时辰,便被一名內宦传召入内觐见。
进到乾清宫东梢间,杨蓁依着规矩,低眉敛目地向皇帝见了礼。
皇帝叫了起,打量她两眼,朝诚王笑道:“你当真是挑走了朕的一位好宫女呢。”
徐显炀听了这话便想:可见当日蓁蓁说的没错,诚王真算得上我二人的大媒人,若非他一早挑走了蓁蓁,如今她还不定归了谁呢!
至元皇帝绝非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