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奥斯卡评选制度(4 / 5)
确属于小众,瞿逸飞的名气才不如罗伯托·巴拉斯。
只要那些学院会员肯摒弃偏见去看《桃花扇》,沈铭个人觉得《桃花扇》的整体质量比《卡波的诱惑》高,就从演员来说,参演《桃花扇》的已经是华语顶配演技阵容!
“其实,你可以说服戈顿导演……”
什么样的咖位,交往什么样的朋友。
阿方索·戈顿的人脉必然也是顶级的,如果能游说他帮忙,《桃花扇》拿奖的可能性又大了。凯文话说到一半儿就住嘴了,戈顿是沈铭母亲的绯闻男友,或许沈铭觉得不合适?
说真的,沈铭还真的没有找过戈顿。
倒不是觉得别扭,“最佳外语片”而已,戈顿那边如果只能开口一次,沈铭会把机会留到安妮真正冲奥时。《桃花扇》冲奥只是热身运动,安妮个人拿小金人才是沈铭更看重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有您的帮助,《桃花扇》拿奖的机会已经很大了。”
同样,亚瑟·康普顿还是学院会员呢,他的影响力也不小,但沈铭能去公关对方吗?
……
伯恩和凯文这种,是电影公司的人脉。
那和安妮合作过的3个好莱坞导演,也是人脉呀。
除了阿兰·勒孔特,今年最佳外语片同样有法国电影《危险关系》入围,阿兰是法籍导演,也有其自身推辞不掉的人情,安妮就不必去找阿兰,让对方为难了。
潘文华倒是很支持。
潘文华的电影是唯一拿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不过该片是华语电影大范畴,却并非代表华国参赛。
“华国电影该拿这个奖了。”
美国警惕着华国,“华国威胁论”在全球都挺有受众,警惕着华国综合国力,又排斥着华国的文化,并且轻视华国的娱乐产业……这种复杂的心理,体现在奥斯卡上,就是华国电影每年的颗粒无收。
然而这两年华国电影市场呈井喷式发展,奥斯卡还能再无视华国电影吗?安妮带着华国电影杀来了,《纽约时报》做出的预言正在实现——华国电影该拿奖了,一个“最佳外语片”而已,又不会动摇奥斯卡的根基!
趁着四处公关选票的机会,沈铭还能掩人耳目,做一些别的事。
他以名下的电影院做为诱饵,在继续买进狮门的股份……这在好莱坞几乎没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一切都是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