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奥斯卡拿奖可能吗?(2 / 8)
变化,显然给了这些老牌电影节以震慑。收视率连年降低,从前民众参与度很高,后来慢慢变成一群电影人士的内部自嗨,老牌电影节们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允许资源共享。
全世界每年都会出产很多好电影,假如来自两个国家的好电影,从柏林电影节开始缠斗,在戛纳上又战,一直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才尘埃落定分出胜负呢?
这样的新闻,比干巴巴的某某电影获得了某某电影节奖项,有趣多了。
竞争变得激烈。
在这样的制度规章改革下,欧洲三大电影节真是风气云涌,创新没有丢掉它们的逼格,反而让它们具有了无数的话题性。原则上允许资源共享,并不代表一部电影真的能像游戏通关一样,在一年里将欧洲三大电影节干翻盘啊!
比如《桃花扇》。
它在柏林电影节拿走了3个最重要的奖项,打得最大的竞争对手《危险关系》落花流水。
如果两部电影继续缠斗,戛纳将重要奖项颁给《桃花扇》的可能性很小,观众和媒体需要看点新鲜事,全球的电影那么多,戛纳照着柏林电影节的选择颁奖,没有新意,像拾人牙慧啊!
所以,参与电影节的规章是改了,也就是增加点话题性。
包括这些“展望未来”的媒体,也知道让《桃花扇》一路杀下去,像集邮般拿下柏林、戛纳和威斯尼的认可,这特喵的得是那些不靠谱的网络写手吹牛逼才行!
媒体们还存在着智商,粉丝们却是不管不顾的。
“柏林、戛纳和威尼斯三大影后大满贯!”
“今年金像奖怎么回事儿,还没有公布提名吗?我妮在华语电影节就差个金像奖了。”
“金像奖?谁知道hk那边今年是不是又不举行,安妮本来凭《九香》就能把‘华语三大’给刷满了,硬生生推到了现在——今年《桃花扇》好像没有申报华语电影节啊,看来重点真是放在欧洲三大了?”
“我妮再凭《桃花扇》刷一遍‘华语三大’也是妥妥的。”
“或许安妮觉得重复领奖没意思呗,说实话,安妮的行事和性格一直是挑战新高度,她拿了金鸡和金马,对这两个电影节的积极性就不高了。”
反复刷同一个电影节,是演员们经常干的事儿。
没有人会嫌弃自己受到的肯定太多。
然而安妮还真的不太一样,就如粉丝大胆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