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飞机、坦克、青霉素(5 / 6)
素的产量和质量迅速提高,但效价比依然不理想。
虽然受条件所限,大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愿望还没能实现,但由于有良好的研究基础,有陈文强和王鸿图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设备在不断扩充,并且从美国进口了一批最新的发酵设备,那是生产柠檬酸的,被陈文强等人进行了屡次改造后,单就发酵的效价就已从100单位/毫升增加到了1000单位/毫升以上。
青霉素工业即便在历史上的四十年代也可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美、英等国的青霉素工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有赖于其领先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在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陈文强又将此项成果提前了二十多年,生产青霉素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在陈文强看来,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已经接近于极限了,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正因为生产过程复杂,产量很少,才更显得青霉素的珍贵。目前,这种和历史上比,并不算最先进的青霉素生产方法,就差最后的一步了,那就是工业化生产所必须制成结晶的过程。
这将是一座里程碑,因为青霉素是从原始材料做起的基本生产工业,其生产综合了多种学科和技术,其建设和管理是细致而繁难的,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运营。
在这些年的时间里,通过陈文强不断的指导和培养,通过千百次的实验,通过雄厚的资金支持,已经放手锻炼造就了一批青年人才,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新药的诞生,而是中国医药工业的一次飞跃。
北京在七月中旬的天气已经够热了,下午三四点钟时,更是一天里最难耐的时候,空气又热又闷,象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似的。
电风扇在不停的转着,但吹来的风也带着丝丝热意。宋教仁读完文件,笑着递给吴禄贞,说道:“看看吧,文强终于有回来的意思了。”
吴禄贞翻了翻眼睛,苦笑道:“意思,只是回来的意思,难道连个准日子都没有?”
“那就得看药厂建设的速度了。”宋教仁说道:“正如文强文件中所描述的,可称之为神药而不过分。王鸿图已经将房产、地产出手筹钱,再加上江浙等富商筹集的巨款,亚洲最大,甚至在世界上都能排在前几名的药厂马上就要在西安建成了。”
吴禄贞点了点头,说道:“文强还让咱们入股,大总统,你打算买多少啊?”
宋教仁摇了摇头,笑道:“这药从发明到研制,再到生产,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