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大定府的价值(3 / 4)
以诸如刘光世和杨可世等人的几千兵马,他能够坚持己见,我行我素,但在大战略上,他根本无法做到随意指挥,他必须服其他人才能够达到自己的军事意图目的。
但苏牧并没有服其他人,而是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既然大家要守,那么就守吧,但有一,不能守长城,长城雄关是最后的壁垒,在此之前,大定府就是他们的阵地,就算要守,也要先守大定府!
大定府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平稳和经营,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御能力,将大定府当成第一防守线,无法守住了在退守长城口,这才是防守的正确路线。
刘延庆等人却仍旧反对,毕竟大定府孤悬在外,很容易被敌人切断粮道,一旦被断了粮道,固守大定府的那些人,就只能死在外头了。
然而苏牧却坚持,要么不守,要守就守大定府。
刘延庆等人也是无可奈何,知道这已经是苏牧的底限,便不再质疑,而是开始争论,大定府既然要守,那么派谁去守?
如果种师道尚在人世,如果他仍旧如同强壮如初,那么让种师道去守大定府,该是最稳妥的人选。
可惜种师道已经离开了,剩下的也就只有童贯刘延庆王禀,便是辛兴宗这样的老将,也不太信得过。
防守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综合,需要极大的抗压性,需要沉稳而百折不屈的心理素质,在守城这一上,老将绝对要比年轻将领更加合适。
“还是我去守吧。”苏牧见得诸人议论纷纷,沉吟了片刻,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来。
“万万不可!宣帅乃一军之主,又岂能亲涉险境!”
若守城的经验,苏牧绝对是这些人之中最为丰富的一个,没有之一,因为他不仅仅防守过杭州等地,还防守过上京一战!
但苏牧作为主帅,却守一个明知道守不住的大定府,去守一个迟早要退回来的大定府,怎么都是难以服众的,在大局考量上就被否决了,谁会将主帅丢到一个必定会失陷的大定府里头?
然而苏牧却认为,大定府不一定会丢,只要能够守住大定府,至少在心理和气势上,会给敌人造成极大的压迫。
而且大军本来就要到大定府集结,如今虽然多了后辽这样的大变数,苏牧不得不将大部分兵力留守幽州,但他还是会带着不少的兵力北上大定府。
毕竟曹顾等人也都还在大定府,而后辽很清楚这一,苏牧也很清楚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