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战序幕(3 / 4)
,高了好几级),但两人见面却是窦忠节向高仙芝跪拜行礼。萧去病在一旁也是觉得无比畅快,这就是大国的地位。
高仙芝亲手把他扶了起来:“奉化王不必多礼,我们边走边说,这次出征河中,宁远国能出动多少兵马?”
窦忠节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也许是常年征战的原因,身体竟然非常不错,上马的动作毫不拖泥带水。他骑马走在高仙芝旁边,道:“宁远小国,全国兵力大约有九千,留下三千守城,可以派出六千骑兵随中丞出征。”
高仙芝点点头,因为有和义公主在,宁远国与安西,甚至是长安的来往都比较频繁。对于宁远的实际情况他是了解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很好,大约几日可以随某出征?”
河中动乱以来,宁远国虽然没有受到波及,但也时时提心吊胆。看到安国,康国,史国等被大食残暴镇压,国王就死了几个,其他贵族更是死了一半。窦忠节一方面暗自庆幸自己抱对了大腿,有大唐撑腰,大食一时不敢对宁远动手;另一方面,宁远国也因为这个原因,受到大食,吐蕃,特别是石国,黄姓突骑施的或明或暗的打击,使得宁远国不得不时时保持战争状态,时时提着一颗心放不下来。
窦忠节想都没想就说道:“随时可以随中丞出征。不知道中丞第一个目标是哪里?”
高仙芝大声道:“西拔汗那国王竟然在某回安西的路上,买通马匪截杀于某,某欲率先攻取西拔汗那的呼闷城。之后再一路向东攻打萨末建(今撒马尔罕),然后一路打到安息州捕喝城(今布哈拉)。陛下收到了康国王,安国王,俱蜜王和吐火罗叶护的《请讨大食表》,十分愤怒,这次就是要某替他们赶跑大食的。”
一旁的监军太监王承恩微不可察地瘪了瘪嘴,心想,你还真敢胡说八道。这些《请讨大食表》陛下确实是早就收到了,但也没说要派兵啊。最早大唐要打后突厥,后面又是吐蕃作乱。现在后突厥被打没了,吐蕃也老实了,这才有功夫来处理河中之事,但也没说出兵河中是为他们出头啊。不过王承恩也没做声,高仙芝行军途中,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他也有参与,知道这是假消息。
“好!什么……”窦忠节愣了下,睁大了眼睛:“一直打到捕喝城去?中丞,是不是再好好考虑考虑?”
若说去打西拔汗那的呼闷城,窦忠节是一万个赞成。两边相斗几十年了,已经成了死敌。他也几次向唐朝请求出兵一起攻打西拔汗那,但一直得不到回应。这时候听到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