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见闻(下)(2 / 3)
是用钱的,也没有了口赋(人头税,即调),收税是这样收的,农夫种地,是按土地或者产量收。就是问土地的主人每亩土地收多少钱的税,然后再按产量,二十税一,给钱也行,给粮食也行,也是问土地主人收,佃户只要交三成五的租子给地主就行。
除此之外,自己有田的农夫和佃户就不用再交其他的税了,官府要喊他们出工做事,都是要给工钱的。”
“那你们做工的呢,怎么收,你每年要交多少税?”
“俺家每月只要交税八十三文,一年正好一贯。”二牛高兴的道。
二十个人震惊得呆住了,梁山更是在心里羡慕的要命。这二牛家日子也过得太舒服了吧,一个月赚这么多钱,只要交八十三的税,少吃四餐红烧肉就省下来了!
自己在信丰县,隶属京兆府,离长安也近,除了种地之外,妻子还可以在路边摆个摊子卖掉醪糟什么的,贴补家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能割半斤猪肉吃。
本来以为自己平民百姓阶层已经算过的不错了,可到了都畿道才发现,跟这里的农夫和工人比起来,简直差得太远。
自己几乎每天都要下地干活,每年还要交粟米两石五斗,绢两丈五尺、绵四两或布三丈、麻四斤,每年还要给官府服劳役二十天,都是最苦最累的活,还不管饭。
而这个二牛却可以天天都吃这么好吃的红烧肉,有时候还能喝酒,每个月还有三贯以上的钱攒下来,还不用服徭役。这日子简直过的比自己那边的士绅阶层过得还要舒服快活啊!
不平衡,心里太不平衡了!梁山一下羡慕嫉妒倒几乎要发狂了。
郑南不可置信道:“这么少?你们一家每月赚这么多钱,就收八十三文,怎么算出来的?”
二牛眨眨眼道:“老太公,俺没骗你,真就这么多。俺给你算啊,俺们都畿道的没有土地的就不用交租子,只按每户的收入来征税。
一户人家,每月收入低于五贯,人口少于八人的,则不用交一文钱的税;高于五贯的,则多出来的收入按三十税一收税;
高于十贯的,多出来的部分按二十税一收;高于二十贯的,多出的部分按十税一来收;高于四十贯的,税收又有不同,不过俺就不知道了。”
郑南又问:“那世家大族和当地士绅交不交税?”
“交啊!”
郑南的世界观再次被颠覆了,贵族世家,和士人阶层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