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履胡之肠涉胡血(六)(4 / 6)
。”同一时间,三十多里外的李倓,出了上面的话。
他算深刻理解了萧去病所的科学技术和创新就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战斗力这句话了。
李倓一下想起师父在出征南诏之前,一次闲聊时起的,以后要出台一部名为《专利法》的法规,鼓励发明创造创新,还创造创新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师父的智慧,真的是比大海还要广博,除了《专利法》师父还提出了一部《物权法》,是要保护什么私有产权。
师父现在四海商社发展得这么好,主要是靠的掠夺和科技的领先,一旦这两者的红利吃完,或者害处出现,就只有靠保护私有产权,才能使经济越来越繁荣;
师父还以后大唐的疆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统治,所以到了皇帝阿爷这个时候,才会出现节度使,而节度使最后就非常容易演化为军阀,军阀最后十有8九就会造反,所以节度使制度以后一定要消灭。
但这么大的疆土总要管理啊,唯二的办法,一个是加强文化凝聚力认同感,再一个就用科技拉近距离。
师傅的构想便是修建一种名叫铁路和火车的东西,据修成以后,人躺在火车上,一天之内就可以从长安到达范阳;三天之内就可以从长安到达安西龟兹。
除了可以运兵坐人,还可以运送几十万斤的货物,如此一来,就算打下再大的疆域也能管理得下来,经济也能繁荣几十倍。
想想就让人激动啊,安西距离长安近六千里之遥,竟然可以躺在火车上,三天就能到;到范阳竟然只要一天,如此河北之地不就随时在朝廷的掌控当中么?
这样的事情,李倓简直做梦都不敢想象,但师父就给了他一个无比美好的盛世梦。
不过起来,师父又有太多无奈,他不止一次黯然道,这么多好的想法,到现在也都只能,空想而已。
师父还,若是在他四十岁之前,能看到铁路从长安修到范阳。再从中原修到海州(连云港)、广州。就别无所求了。
想到萧去病起这些事情时眼中的光彩和随后脸上的黯然。李倓就莫名有一种冲动,自己应该帮师父实现这一切!而其实师父的打算,到现在为止,李倓也多多少少能猜出一些……
“可是王爷,我们为什么不放出招降的信号,却一再强调不接受投降,要杀光反叛呢?”名叫荔非守瑜羌人出身的安西军大将,不解地问道:“这不符合兵法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