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自荐(2 / 5)
赵启据实而言,杨致不由暗怨陈文远与王雨农多事。你们都是黄土埋到脖颈的人了,何苦送上门去与我捆绑在一起?言简意赅的道:“君有命。臣不敢辞。必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启原本想命徐文瀚代陈国库吃紧的因由。见杨致神色淡漠、殊少敬意,心下不由有些发憷,于是乎强自耐心的亲口述说了第一桩难处。尔后直承其事道:“杨卿长袖善舞,多财善贾,众所周知。可有良策,以应朕之急需?”
大夏罢兵休战数年。国赋收入已有定例。赵启这么说,等于是公然开口要钱了。换作先帝在朝,杨致多少会被榨出些许油水。依今日之势,是否买账,犹未可知。
孰料杨致似乎早有准备。眼睛都不眨的道:“皇上勿须忧虑,此事不难。”
果然有戏!赵启登时眼前一亮:“杨卿有何高见?朕洗耳恭听!”
杨致侃侃而言道:“高见谈不上,常理而已。国库的运转与用度,自有法则,不是像在街肆商铺中采买物事一般的一锤子买卖。皇上方才所言,貌似开支浩大,实则并非急需。无论是对将士的赏抚恩恤,还是募兵整训、粮秣支应,做起来都需要一个过程。可以循序渐进,依次按需拨付。臣敢断言,以上事宜若能在半年之内施行到位,已算成效卓著,兵部、户部的经办之人,足可称之为能员干吏。”
“如此一来,待到收尾,已到下半年的十一月了。皇上在下旨赏抚恩恤之时,不妨另下一道严旨,严令相关各级官吏务必小心核对落实,严禁上下其手从中贪墨,否则严惩不贷。这样的话,能在年底施行到位,已属难能。而到了年底至明年年初,各州府县的赋税、海关各地分署的厘税都会相继押解进京了。皇上所担心的国用难以为继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赵启顿时大失所望,皱眉问道:“杨卿所说的常理,……就仅仅是这样?杨卿可知,不只是以上诸事的耗用一文不能少,与南楚的战事方面的粮秣饷银支应,同时也务必充分予以保障?”
徐文瀚插言奏道:“禀皇上,臣想杨侯的意思,是说明依据国库现有的存银与诸事落实的进度,有足够的资金与时间予以周转。”
赵启自幼天赋聪慧,署政已有数年,当然明白其中道理。但他的本意是想让杨致计出偏门,于国赋收入之外另外设法搂钱入库,能够直接从腰包里掏银子出来那是最好。
杨致点头道:“徐相所言极是。既有足够的资金与时间予以周转,又有今年的国赋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