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黑山村股票事件(2 / 4)
后,被纳入正常的管理体系,是大概率事件。
孙磊正是考虑到不能跟国家对抗,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才费尽心机,搞到合法的开荒证,发展起来的产业,才不会被莫名其妙的收归国有。
但是黑山村民,显然没有这个觉悟,尤其是木材厂的定价,他们只想到周围林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却没有想到天然林木属于限制性资源,只考虑利润,不考虑成本,才有每年一千万的耀眼光环。
如果自行培育种植经济林,木材厂的利润至少下降八成,能有两百万,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孙磊感到有些苦恼,按照他的想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没有什么错,但是需要合理规划,不是涸泽而渔,而是要打造出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经济。
单纯的砍树卖木头,烧炭,挖煤,都是非常低级的利润,没有可持续性。
不过他也值得,要想改变村民的观念,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去捞,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只能在以后的时间里面,提升村民素质,接受先进的观念。
在此之前,村民先要活下去!
孙磊很理解山民为生存而奋斗的淳朴和倔强,不管合理不合理,都应该受到尊重。
股份定价也是一样,不管是高还是低,都是黑山村民三个月的心血,孙磊没理由反对,全部同意。
发放股份的那一天,人山人海,队伍从村公所门口排到老杨饺子馆,旁边一座崭新的三层小楼初具雏形,是杨斌的松花江狗肉店,正在进行装修。
四百万股份发下去,黑山村人人都发现,自己变成百万富翁了,但手头还是没有几个钱,感觉无比怪异。
孙磊却明白其中的道理,村民拥有的是资产,但是缺乏流动性,要变成现金,有一个变现的过程。
如果是在大城市,资产流动性好,变现容易,那是真正的百万富翁,黑山村流动性等同于无,要想变现极难,虽然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但对他们改善生活,短期内没有任何作用。
相反,要想让厂子开工,还得投入一笔钱。
孙磊获得总股份的三成,共一百二十万股,折算成股价分别是三万,三千万,五百四十万,一亿五千万,将近两个亿的资产,全部挂在小琴名下。
嫁进黑山村的媳妇有份,嫁出去的女儿没份,小琴作为黑山村的原住民,四种股份,每种各分得两千,股价合计一百二十多万,家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