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书房(1 / 11)
这一年, 万山村也好, 齐家山也好,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
毕竟除了地里一年一熟的作物之外, 其他的东西都是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去慢慢经营等待的。
就比如果园里种下的那些树,如今两年过去, 大部分都舒展枝条,颇有欣欣向荣之势,但要开花结果,却为时尚早。更不用说作为防护林种在山脚一圈的漆树和油桐树,才只是一人高的小树苗。
所以古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颇有几分哲理。
即便周敏志存高远,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也不得不暂且放慢了自己的脚步。不过,最窘迫的时候过去,周敏自己也觉得可以放松一下。她开始将心思放在了提高生活舒适度上。
正房也好, 她自己的小楼也好, 当初建好之后,因为手头比较紧张,所以基本上没进行什么装修。反正木质的房子也没有不环保一说, 也不需要粉刷, 这年头又不走水电,家具摆进去就可以入住了。
周敏着手的第一点,就是取水问题。
其实周敏从前现代的时候, 就对瑶族人家用竹筒搭成水管,直接将山上的泉水引回家的做法非常向往,总觉得其中带着某种大隐于山的特特质,单单是看到那样的画面,就让人感觉像是读了陶渊明和王维的隐居诗。
可惜的是,齐家山本来就是一座山,泉水也没有那么丰富,无法使用这种装逼技能。
其实要说现在用水也不算太麻烦,因为正房门口打了井。但井不够深,用不上辘轳这种东西,只能坐在井台上弯腰下去一瓢一瓢的舀上来,太费工夫。小楼这边没有打井,用的都是小木屋里的山泉水,同样也需要用桶搬运。
这些活儿当然都用不着周敏去做,正房那边大山和大树过来之后,每天家里的水缸必定是满的,柴禾必定是劈好的。小楼这边她每天起床时石头已经烧好了水,自然更不用说。
但如果能给大家省点力气,自然也是好事。而且抽水机这种东西若是能弄出来,还可以用于灌溉。就算是旱灾,只要河里不干枯,就不用太担心。
不过周敏作为一个文科生,物理知识早就差不多全部还给老师,脑子里只剩下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大概只记得活塞式的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她自己又是个手工废,这半吊子的工作原理是否能还原成实物,周敏也很怀疑。
不过试试看也不费什么,何况她虽然废,但是石头是手工达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