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书房(6 / 11)
活儿来。周敏见这个铜顶针明显用了很多年,都有些旧了,便道,“娘,回头我给你打个金的来怎么样?”
“净说胡话,金子那么软,怎么做得顶针?”安氏笑着摇头。
“那就给你打一套头面首饰。”周敏又说。
安氏抬头笑着看了她一眼,“我这么大年纪了,打什么首饰?倒是你自己正经的打几样回来插戴才是。来来回回就是那几根木簪,也太素净了些。”
周敏摸了摸头上的桃木簪,她头上的簪子还是石头做的,因为用的是边角料,所以各种木头都有,赞头雕成花型。以前石头手艺不行,雕出来的花糊成一团,现在却已经好得多。
她想着,便笑道,“木头的就很好,不过往后村里来往的外人越来越多,装扮上也的确该注意了。回头我找个时间去一趟府城看看,给大家置办一两身见客的行头。”
慧眼识珠的人毕竟少,大部分还是衣冠取人。所以正式的场合打扮得好一些,既是对人尊重,也能给自己提面子。
所以周敏虽然在这上头的兴趣不怎么大,但还是打算入乡随俗。
虽然从万山村前往清平镇的水路已经通了,而且距离还不算远,但是村里却还是没几个人去过府城。一来是因为地里的活儿太多,忙不过来,根本抽不出空,二来船只往来运送的是粮食,而且又是唐家的船,谁都不好意思蹭。
连周敏自己也没有去过,不过她主要是懒。这会儿静极思动想出去走走,可巧之前唐一彦答应帮周敏弄的船终于到了,周敏一想,反正都是来回一趟,就去问了问村里有没有想进城的,可以顺便装上,结果出发的时候才发现装了满满当当的一船人。
怕是过年赶集的队伍都没那么齐整。
但听到众人感叹这都是托了她的福,周敏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只是叮嘱了一下让大家不要买太多东西,免得船载不动,然后就出发了。
清平镇跟大石镇完全不一样。
大石镇虽然也号称是个镇子,但的的确确是一条街道贯穿南北,两边都是民居,简陋至极。但清平镇上到处都是有钱人家修建的别院,每一栋占地都着实不小,也就显得镇子特别大,全都是轩敞的高门大户,只有靠近码头的地方,才有平头百姓聚居。
周敏之所以没有去跟村里人争万山村周边的山头,一方面是秉承着造福乡里的想法,不能自己把好处都占了去。二来也是因为她已经看好了别处。——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