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研究扁鹊(6 / 7)
公放逐到一个海岛上去了。整个齐国归了田和之后,他就要挟天王,依照“三晋”的例子封他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封田和为齐侯,就是田太公,历史上叫新齐国。田太公做了两年国君,死了。他的儿子田午即位,也叫齐桓公。扁鹊本是齐国人,桓公午第六年,扁鹊回到本国,给桓公午治病。可这位桓公午固执己见,讳疾忌医,结果死了。扁鹊是给这个齐桓公治病的。”扩廓平静地道。
“噢。”吉雅手持小本本,边听边记。
扩廓见吉雅这么认真,笑了笑。
塔娜问道:“那《扁鹊见蔡桓公》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既然扁鹊与蔡桓公不是同时代人,扁鹊又怎么能给齐桓公治病?韩非子又怎么会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呢?”
“问的好。”扩廓看了塔娜一眼,道:“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扁鹊见蔡桓公》应该算是一篇寓言故事。”扩廓道。
“噢,那把《扁鹊见蔡桓公》的题目,改成《扁鹊见桓公午》,不就可以省掉以上许多疑问和麻烦了么?”吉雅晃着小脑袋,笑道。
“说的有道理。”扩廓微微一笑道。
王爷很恼火:“说些什么玩意儿,无聊的很,扁昔鸟给谁治病关咱们什么事?再说他都已经死了,就算是谁有病,也找不到他了,又有何用处?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
众人哑然。
须臾,吉雅笑道:“王爷,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带有劝喻型性的。文章以时间为序,以齐桓公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同时给人们以启迪: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
“噢,还别说,听吉雅妹妹的一席话,小王觉得这文章写的还是蛮有道理的。”王爷一边扇扇子,一边故作高深地附和。
吉雅知道他不爱听这些道理,也有些不耐烦了,便笑道:“王爷给大家唱首歌听听吧?”
王爷一听这个建议,来了精神头儿了:“嗯,说起这唱歌啊,我倒是很擅长的,说吧,你们想听什么曲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