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铜壳罐头】(4 / 5)
上睡觉,都躺在床上翻阅古书,试图从中寻找到一些灵感。
终于还是让他找到了,而且是常用材料——倭铅(锌)!
关于倭铅,最早记录在五代时期,但那时生产的锌纯度不高。
一直到大明嘉靖年间,炉甘石炼锌之法诞生。后世从广东出土的锌块,有“万历十三年字样”,纯度高达98%。
又用了大半年时间,江鎏忙于调配锡锌合金,他的锡焊配方,既要保证焊得牢固,又要保证能轻松打开。
最终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锡锌合金焊接封口。他在锡焊的时候,焊进去一根铜条,铜条末端带柄,可以用力拉开焊口,然后再用刀撬开罐头盖子。
一切搞定之后,又弄来台蒸汽机。江鎏自己就懂机械,自制了一种配套蒸汽机的罐头铜壳冲压设备。
但铜片的原材料,还得请其他企业供货,这找铜盆厂就能解决。
铜盆这玩意儿,一般人家还真用不起。以前都是手工敲打,最近两年开始采用蒸汽机冲压,成本倒是下降了许多,稍微有钱的家庭也能买来装面子了。
还得有炉子,不好冷冲啊。
幸亏他爹就是开冶炼厂的,很快就造出了炉子。
招来工人进行生产,第一批只有黄豆罐头、白菜罐头,而且价钱贵得飞起。
此时距离江鎏辞官,已经过去两年半时间。
由于卖得太贵,一连问了好几个海商,没人愿意购买这玩意儿。
江鎏只能转换思路,把罐头的定价,分为售价和押金两种。
售价不是太高,但押金很贵。
只要顾客送回铜罐,就可退还押金。铜罐品相完好,押金全额退还。铜罐品相有损,按照损坏程度扣除押金。
终于,有海商尝试订购一批。
李铨和另一家跑美洲的海商,得知消息也愿订购。
第一年,妥妥亏本。
甚至不算厂房和蒸汽机等设备的成本,仅铜罐加工、罐头焊接和工人工资都赚不回来。因为采购量太少了,大量罐头积压,他必须另想法子。
比如,献给皇帝!
江鎏在钦天院有朋友,把罐头献给皇帝,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当赵瀚拿到铜壳罐头,已经忘了三年多前,有个青年自告奋勇要改进罐头。
江鎏生产的积压罐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