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5 / 13)
交国书,不降即战。
别说秦国没有诚信,之前说给献城的郭开封侯拜相结果却把人杀了,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面上正儿八经谈话的。
甚至没有留下国书,就算是对郭开的许诺,都仅仅是口头答应罢了。
但凡郭开有理智一点就会知道,这种口头答应的要求,是很容易翻脸的。
但谁叫他当时已经狂喜到了极致,连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秦国的要求,被不明不白地干掉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吧。
连个给他作证的人都没有,可以说是非常的可怜了。
除了郭开本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他与秦国之间还有这样一出公案。
燕国则不一样,秦国同燕本就没有大仇,又因为燕国疲软,国力衰弱,燕王喜在被赵国打怕之后就一直萎靡不振,他们直接答应投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如果可以白捡一个国家,就算是秦国也不想额外耗费国力啊,毕竟他们接下来还有三个国家要打。
但是燕国现在,却并不是他们信奉无为而治,日日就在行宫附近打猎的燕王坐镇。
而是已经二十多岁的燕太子丹。
看他的模样,说是三十多都有人信。
燕太子丹的经历,比起历史上又有了很大变化。
在原本的历史之后,燕太子丹一直就是赵国的质子,在战国局势变化,秦国日益强大之后,他又变成了燕国在秦国的质子。
但是嬴政并不信质子这一套,或者说,他对维持各个国家之间微妙的平衡没有兴趣,再加上当年从赵国逃出来时被燕太子丹坑了一把,两人之间塑料花瓣虚假的兄弟情谊就此破碎。
让燕太子丹来秦国,嬴政也不可能将他放归,肯定落个软禁的结局,恐怕太子丹自己也清楚,他已经把嬴政得罪了,在秦国表现出他们不需要质子时就顺水推舟,没有去。
他在燕国经营多年,虽然还顶着个太子的名头,但他父亲燕王喜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雄心,燕国的大政早就落在了他的手上。
可以说是燕丹有太子之名,行的却是君王之事。
秦国的国书落在了燕丹的手上。
燕丹此人,报复心还是有的,且不说些冠冕堂皇的大话,最恨秦国欺压周围弱国之类,但就个人出发,他非常非常想报复秦国。
为何会偏激至此的心路历程不谈,最终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