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6 / 17)
一半,果然,苏黎黎的第一遍就很不错。
苏黎黎看过剧本,歌是自己写的,怎么样诠释一首歌她自己最清楚,不用再想办法去琢磨,首先整首歌的感情很充沛。
再者技巧,录音师有些惊讶,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唱功居然比许多出道四五年的歌手要好得多。
在录音棚录歌,一般都是正式录好几遍,然后再确定最好的一遍,然后主要针对这一条开始选哪一句唱的不够好再重新录这一句,直到满意。
拼接工作留给混音师就行。
混音师见过最坑的,一首歌可以录两个月,歌手还经常有事录不了,当然也有很不错的。一般来说,自作曲的歌手确实要比拿了别人歌的歌手录得快的多,还有唱功过硬的,感情不到位技巧可以补上,速度也不错。
苏黎黎录了两遍后,录音师喊了停。
录音师发现苏黎黎比自己想象中好的多,两遍唱完,音轨几乎没什么变化,感情的把握也很准确,这都很难得,刚刚有点问题出在第二段。
“比如这一句”,录音师指着第二段开始的那句,“这一句,你唱了两遍,但是却表达了两种不同感情,我们先听听这一遍,唱出来的感觉非常凄凉,但是这一遍却又有些肃杀,甚至有些视死如归的感觉,你自己要把握清楚,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苏黎黎叹服。
这一句,第一次出现时,更偏向于凄凉,而第二段因为有感情过度,所以已经偏向于后一种感情。
苏黎黎唱的时候混淆了,但是录音师就能听出来。
第三次再开始,苏黎黎这次高度集中,录音师笑了,“别那么紧张,放松唱,这才第三遍,慢慢来。”
太追求准确会让歌曲失去弹力。
第四遍,第五遍,录完第六遍录音师满意的喊了停,本来以为至少要录一整天,结果没到一个小时就录完了。
剩下的瑕疵,再单独补录几句就行。
请了导演一起过来一遍一遍的过,一句一句的听。
完成度相当高,最后补录的只有三处,不过有一处难度比较大,是最后高潮完后,紧接着高潮部分的高音无降调的纯人声吟唱,没有歌词,还得越升越高。
要高,但是不能尖锐,苏黎黎的声音是有名的空灵,尤其越到高音越出色,这首歌完全就是苏黎黎为自己音色设计的。
但是这么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