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好苗子(3 / 5)
而黎元元听了,咧着小嘴直乐。
这捡来的闺女也有花戴?
她的运气可真好哦。
自行车驮着三人,往场部代销点而去。
黎元元坐在前面,小手扶着车把,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这是二团场部。
占地很大,一排一排的排房,土坯墙斜尖顶,墙面一律刷着白灰,就像军营一样规整。
在房前屋后,大多是成片的林带。
沙枣树一棵一棵,枝繁叶茂,透着一股清香。林带里,有一陇一陇的引水沟,浅浅地蓄着水,保持着纵横交错、整齐划一的风格。
而场部里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由石子和粗砂铺成的砂土路,碾压得十分平整,也没什么浮尘。
道路两旁,则栽种着一排钻天杨。
这是边疆所特有的绿化树种,白皮绿叶,枝干笔直,高高地耸立着直入云霄,就像一队站岗放哨的士兵,给人一种威武雄壮的感觉。
黎元元注意到,靠近路边的房屋,墙壁上大多印着一排红褐色的美术大字,多是宣传口号之类的内容。
不过,那种长方形的字体,像是用模具雕刻而成的,非常美观大方。
对此,不得不感叹,这个年代对于美术大字的应用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这种带着立体感的墙体方块字,到了二十一世纪早已经绝迹了。
在她的印象中,有一段时间,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墙面上被那些乱七八糟、七扭八歪的非法小广告充斥着,而那种七八十年代所独有的墙体美学早已消失殆尽。
当然,随之消失的还有那个年代所特有的热情和理想。
一切都归于平静。
甚至在平静中消磨颓废,也因此出现了诸多不良社会风气。
好在后来,精神文明又被提上了日程。
在一些大城市的临街墙面上,再次出现了招贴宣传画。不过,大多与墙体无关,只是用于遮挡的招贴画而已。
也许是出于一个文人的敏感,她总会注意到一些细节。
并深入其中,独自体会着那一份感触。
场部代销点到了。
一家三口进来后,先围着柜台扫描了一圈。
黎元元注意到,卖布匹的这边,花色品种很少,颜色也很单调,还未见到那种风靡一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