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荀成的疑虑(2 / 3)
的卧室,众人移步正堂。
轩辕文启吩咐下人上了茶点,荀成则让王逸和轩辕文启坐下,显然是有话要说。一同坐下的,还有那个长的很帅的年轻男子。
喝了口茶,荀成笑着对王逸说道:“本官来之前听闻,今早道出卢沅藏身之所,并发现其家中暗室之人,便是你吧?”
对于卢沅的案子,所有人都十分重视。所以,事情刚刚发生,整个案件的经过就已经交到了荀成的手中。
荀成本就对王逸这个能一语道破自己病因,并拿着药及时出现的人特别好奇。结果才过一天,全城搜查无果之下,王逸竟然可以率先发现卢沅藏身之所,并在搜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荀成就对王逸更加好奇了。
荀成目前好奇的点很多,虽然王逸在这件事里起到了绝对正面的作用,但荀成想的却不完全是好的一面。
太古的军制、官制与后世自然不尽相同,现在的知府荀成,不但掌握着整个通州城的行政管理,还有相当可观的军权。权力之大,绝不是后世那些文官所能想象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北都虽然强大,却并不稳定。内忧不少,外患更多,每个够规模的大城市,都需要有一定的独立作战的能力。3-5个城市构成的省会,则要抵御一般意义上的,非全面战争之外的所有战事。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南朝举国入侵,或是外族大规模侵略,十几万人的小打小闹都需要省内军队自行解决,很少会有来自帝国的增援。
之所以会有此情况,是因为帝国整体都不稳定。边疆虽然战乱更加频繁,但复地之内也同样不安稳,外族总会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给北都人民平静生活中增添许多惊喜。
无论是在官员还是百姓心中,这都称不上是令人愉快的体验。
权力大,要思考的东西就会相应增加。
旬府不是说进就进的,尤其是在荀成昏迷之后,更是完全戒严的状态。王逸这个人,荀成昨天就已经做了简单的调查,却是一点资料都没有,就好像是刚刚来到通州一样,除了轩辕府的人,几乎没有人认识王逸。
而轩辕府的人,其实也是第一天知道王逸的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王逸真是第一天来到通州,没人通风报信的情况下,他凭什么知道自己身中邪煞之气,又怎么会手中恰巧就有一枚驱煞丹?
而如果有人通风报信,这个报信之人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