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部分(4 / 6)
?又有神念辅助,短短两天,就将此地语言学了个七七八八,日常对话已经可以无碍。
老妇笑道:“救助苦难的旅人乃是我们大秦人的传统,姑娘你不必如此,我叫张秋,他们都叫我秋婶,你也可以这样叫我。”
“嗯,秋婶好。”李云妙平日虽然不苟言笑,但面对救命之人,却不好再那般面无表情。
她本就生地极美,此时长发垂腰,一袭白衣,背倚在墙上,大病初愈的面孔苍白中透出一丝血色,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笑容上,就算张秋同为女子,也不免被这一笑惊艳。
------------
章一百五十六
在见到青光之后,谢浔在江水边又等了两个月,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但是秋老虎仍旧厉害,江水边更是闷热,他压抑住心中躁动不安的心情,这两月整日修炼,其武功已大有长进。
九窍开了八窍,只剩最后一阴窍未开,除了内功,其剑法拳法也大有长进,他的破岳剑法在招式上早就纯熟无比,如今更进一步,对其中蕴含的剑法真意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凡间武学,只会招式套路,不知变通,只是最末流。
能熟练运用招法与人拆解,不循规蹈矩,对敌之时能因势利导,发招如同行云流水,这就称得上登堂入室了,天下高手,几乎都处于这一境界,谢浔此前也是如此。
而第三等境界,则是对所学武学的意境有了感悟,由武及道,可称宗师,这一境界目前尚未听说有人达到,如天下四大高手之流也不过是刚刚触及到这当中的门槛,与谢浔一般。
所以常有三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之说。
初学时,只见山形,再见时,已得山质,真正明悟其中真意时,就能抓住山的神意了。
而武学上想要真正达到第三等境界,必须要有感应境的修为才行,或者说,对追求武道的人来说,若是能真正明悟第三等境界,就能借机天人交感,踏入天人境。
对道门弟子来说,感应境,只是他们对道的一种感悟,虽然也是感悟,但更偏向于虚无缥缈的“道”。
也因此,谢浔在面对感应境高手,诸如祁氏兄弟,以及血魔派二使时,若是近战,他不仅不落下风,甚至还能略占优势。
倘是让他对上一个天人高手,那他能不能坚持一个回合都是问题。
“师姐怎么还未出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