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转眼春秋(1 / 4)
傅清溪从论演坛归来,就一直有些泱泱的, 尤其把手里那本“说得极明白”的册子翻了一遍之后,更是垂头丧气起来。尤其想起方才那位摸几粒豆子的,跟三舅舅说的那个“雀儿衔命”何其相似,只是这回是个人,用的是豆子不是签子罢了。难道自己苦读这许多年,最后却是来做这些的?起了叹心,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只她是用惯功的人,尤其学了《学之道》,晓得这回恐怕是要重新搭心桥才成了。
躺在床上自念自想,想起之前老太爷就说过三老爷——并不是骂他神叨,而是骂他痴迷而不知其真。可见三舅舅喜欢的那些东西也并不是没有“真”处,只是他自己并没有去追究,只一味停留在不知所以的“迷”和“信”上了。知其所以然而信为信,全不知其真即为迷,迷而信,谓之迷信。如此论来,人在这世上,或多或少都是在“迷信”吧。
自己因为三舅舅的缘故,总是疑心这些东西不是正经学问,可这地方却是明明白白在这里,这些人也委实都在做这样的事情,通天阁里汗牛充栋的各色论著也不是假的。难道这许多人都是傻的呆的,只自己是聪明绝顶看出这东西原是骗人的?到底是真是假,自己沉进去学了才有资格评说。若不然,这不知真而“信”是迷,不知真而“不信”难道就不是“迷”?……
如此思量了一夜,总算将心思又牵回到用心读书上。第二天早上起来,仍旧按着自己之前定好的日程,捧起《世事化数》细读起来。
一边看,一边仍照着从前一样拿了本子在旁边记录要点和所思。
过得数日,这日正在读书,屋里银铃响了,便出门去看,却是老先生身边的那位青年。见了傅清溪行礼道:“姑娘,老先生有请。”
傅清溪赶紧跟着去了,上了轻车,没过一会儿便到了之前经过的院子,车从门里进去,又往前走了好一阵子,才停了下来。下得车来,是在一小院门口。
青年道一声:“请。”
傅清溪谢过他,便迈步进去。里头是一个小小庭院,周围点着花树,老先生坐在院子中间的禅椅上,见她来了笑道:“过来了,坐吧。”
傅清溪上前行了礼,才在边上的交椅上坐了。
老先生笑道:“这几日过得如何?在通天阁里迷路了?”
傅清溪没料到这样的事情老先生也知道了,便把这几日自己听师姐讲解书院事务,又在新生堡选了住处,巧遇了京城文星巷小院的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