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春潮带雨晚来急(一)(2 / 3)
道。
“我与那杜氏母子已然是势同水火,这忠棣府怕继续呆着怕也不是长久之计。你且准备着,指不定哪一日,我们便要出府去了。”茱萸思虑着,将药一饮而尽。
“小姐,只要还能继续在您身边伺候着,在哪儿,奴婢不都一样吗。”彩莲说着,替她拉下帷帐。
远处,弗宣阁内,周筠生只是把玩着手中扳指,只看墙上字画,也不发话。
李原吉独矗在一旁,心下猜了数遍,也不知河阳王此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耿见状,只得主动跪请道,“还请王爷传达圣谕,臣等在此恭听。”
李原吉亦跟着跪下,“恭听圣谕。”
周筠生起身,望着铜炉焚起香烟,心若有思道,”圣上口谕,着李原吉为关海特使,钦此。”
李原吉听罢,如脱苦海,喜道,“臣领旨,皇上万岁,万万岁。”
“圣上之意,你可当真知晓?”周筠生又问一遭。
李元吉连连点头,“臣即刻便往勿洛使臣驿馆处相谈,定办好这差事,不负皇恩。”
说罢,朝河阳王行了一礼,便往外匆匆赶去。
李耿见李原吉走远了,又重重拜道,“犬子愚钝,亏得王爷一路提携,方才有今日,老朽感激不尽。”
周筠生道,“提携倒提不上,只是这差事,确得他李元吉才能办得,旁人倒不一定有这本事。”
河阳王边说边扶起李耿道,“李老悔过书迟迟不呈请,怕是皇上改日又得治你的不敬之罪了。”
李耿摇头叹道,“老臣前次既是上了奏表,言说前朝弊政之事,自是做了死谏的打算,又何曾想过苟且?”
周筠生行至案前,提笔道,“李老所言,字字泣血,本王那日也听仔细了,何尝不觉得如遭棒喝,若再不行新政,只怕是根子都要烂了。”
待得他落了笔,却见一个‘忍’字现于纸上,“忍字头上一把刀,李老还得扛着这把刀,稳稳过了这关才好。待得风波平息,我等可再商议请行政改之事,此事万不能操持过急。”
李耿亦上前比划了几道,画锋苍劲有力,少说也有三十余年的功力,那纸上却见是个‘定’字。
周筠生拍掌道,“李老好笔法,有大家风范。”
李耿道,“是老夫迂腐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幸得王爷提点,方才茅塞顿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