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文学|3.3(4 / 6)
“好了好了,你下去吧。”
牢头催促狱卒离开后,转眼换了一副好脸,和气对那老妪解释:“这小兄弟新来的不熟悉,我这便去给你换一碗。”
“滚!”老妪抄起一盘椒盐萝卜,泼了牢头满脸。
这下连那脾气甚好的牢头也显得愠怒,他抹了抹脸,忍气吞声地离开了。
老妪继续翻了个身睡觉。
顾柔觉得这老妪很是奇特,身处天牢诏狱却显得分外傲慢,不禁隔着栅笼多看了她几眼。
老妪横卧草中,呼吸均匀,很快睡着了。
顾柔百无聊赖,便朝她上方望去,隔壁的牢笼同自己这一间摆设并无二致,也有一床一矮桌。只是老妪那一间的桌上,简陋地摆着文房四宝,和一个破旧的竹笔筒。床挨着的墙面上,有两列壁书,上书——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语出《荀子劝学》。”
顾柔情不自禁地念了出来。
壁书以小楷写就,字体风骨妍媚,遒劲有法,颇有名家风范。顾柔看见字写得这般好,知道她通文墨,心里对这老妪隐隐有了几分佩服。正巧老妪翻了个身,脑袋撞在书案脚下,“哎唷”闷哼了声。
隔着栅笼,顾柔道:“婆婆,地上凉,你这样睡容易受寒,去榻上歇着吧。”
老妪不理不睬,鼾声如雷。
……
皇宫大内。
御书房里点着灯,皇帝还没有就膳,他来回踱步,寝食难安。
今日太尉云晟截留国师慕容情的未婚妻子,已经震动京城,许多官员的上书已经呈入黄门,现在小山般堆在皇帝的案前,他心生烦躁,一件也不想看。
慕容家根深叶茂,在颍川乃至整个北方士族中举足轻重,只怕这是个不妙的信号,他身为皇帝,却已经帮着云晟得罪一大票北方士族,分裂之势初见端倪。
皇帝正在焦虑,忽闻内侍来报,皇后求见。
皇帝心头顿时一宽。对了,他这位皇后淑惠远虑,常有明见,如今说不定也能为他排忧解难。他立刻宣入。
皇后徐氏入内,神色急虑,向皇帝求证今日之事。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连声叹息:“陛下,查无实证,怎能让太尉前去拿人呢?太尉同国师素来不睦,陛下即使要拿顾氏询问,也不该由太尉出面,应当叫廷尉前去,且先知会国师,以示公允尊重。今日又是他大婚,他素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