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2 / 4)
地人,中途为了赶路,也没怎么在其他港口落脚,他竟然仍能早一步知道我到港的消息。”
安晴苦笑摇头:“你道王叔是什么人物?他年轻时便跟着朝廷派来的官员做起盐运生意了,虽做不了大头,然而日积月累的,却是积攒了不少人脉,现下王家的雄厚家业也是拜王老爷那时打拼所赐。旁的不敢夸口,但落霞港上近两日有哪些船迎来送往,他是一定清楚的。”说完心里又叹,落梅还是嫩了些,以为父母相信自己,所以对她所说的一切都不反驳,实际上又怎会如此轻松?有句话叫做嫌货才是买货人,表示不满,大声斥责而后双方各退一步,这才是真正把话给听进去了的表现。王老爷先板着脸说绝无可能,谁也没劝却突在一日后态度大变,这又怎会是个好兆头?
小柳面上虽急,却仍带有一丝希望,问她:“虽然我爹不能在落霞盘桓太久,但我家确是诚心求娶落梅的,连聘礼都已尽数随船带了来。虽然时间仓促了些,然而样样数数都是按照丰厚的标准来的,应也不致委屈了王家。若王家同意,我家愿在落霞摆十天流水席。……这算是给他们家挣了面子了么?”
安晴犹豫半晌,也是颇拿不定主意。须知提亲一事也是门学问,既是两家长辈都已会聚一堂了,若是条件一开始便谈不拢,那求娶的人家面上自然不好看。到时不欢而散,这门亲事也便八成是吹了。更何况王老爷已扬言不与柳家会面,就算是落梅软磨硬泡的央得他接待柳家,那面色也不会好看到哪去。小柳和魏郢两人初来乍到的,自然摸不透王老爷意欲如何、软肋在何处。安晴一边琢磨着,一边觉着自己压力重大。
此时含夏却悄悄进来,递给安晴一张纸条,轻声道:“夫人给的。”
安晴展开一看,继而苦笑道:“得,原来王老爷子还有这等故事,也难怪他如此反对你和落梅了。”说着便将纸条交给小柳和魏郢传阅。
原来王老爷家学渊源,幼年时一心求取功名,考了十来年童生不中,才转而往经商一道钻营。他既有此情节,自然对当兵的“粗人”看不上眼,平常人情往来是不碍的,然而要做自己女婿却是一万个不准。
小柳哭笑不得:“我幼年也是四书五经启蒙过来的,春秋孙子倒背如流,他若要考我学识便让他考罢了,做什么只见了我一面,一顶粗人的大帽子便就此压了下来?”
安晴摊手苦笑:“老爷子若是一意孤行,谁又能扯着他耳朵说你的好了?——令尊令堂对落梅还满意么?”若是两家都是不情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