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2 / 5)
家一处偏僻的耳房塌了半边,这些小损失与暴雨比起来实都是不妨事了。
于是安晴吩咐叫人马上修葺围墙,泡了水的庄稼趁早打下来,看该干什么干什么,实在不行便烧了了事,别烂在地里耽误了来年。那塌了的耳房若是没什么大用途却不妨缓一缓。又叫管家趁着天好多带些人去两家店里估量下损失,跟柴米油盐等无关的店子不妨先关了了事,不急着整修一新。
管家们都一一应了,安晴想着再无其他事,便正色道:“现下雨也停了,各位若是下过山心里便也都有数,如今落霞算是遭了灾了,但凡是种了庄稼的地就没有幸免的,平地上的人家也都泡了水,想必家里也没多少存粮了。咱两家实是托了普度寺方丈的福,如今损失才如此的小。然而祸兮福所倚,咱家遭灾遭的小,在旁人眼里便如同拣了个大便宜一般,若是现下不快快放点血做点好事,怕是转眼就要被人盯上,破了大财的。所以我便想着,从明日起,咱们两家在山脚下舍粥。”
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安晴话刚说完,裴家那边便站出来个老管家拱手道:“望小姐恕老奴冒犯。老奴昨日才使人去裴家粮仓里看过,算起来,咱家的粮食不过够我们这些口子吃三五个月的,这还是往多了说。小姐宅心仁厚,放粮舍粥一事本是善举,老奴不该阻拦。然而待话放出去了,全落霞的百姓都到咱这儿来讨一口吃的,这可是如何是好?到时若是不给,反而更引人憎恶,群情激愤之下,少不得要多少都得咬牙给了出去。这一来二去的,咱自家到了冬日反而会无粮度日,那可就要闹内讧了。”
安晴看了一眼听雪,后者忙俯身细声道:“这位是管粮仓的乐叔。”
唔,原是裴姨倚重的。安晴心下琢磨着,面上已堆出十分的温婉笑意,和颜悦色地开口,不答反问:“乐叔可是本地人?”
乐叔拱手恭谨回道:“回小姐话,老奴原是夫人娘家那边人,在落霞待了近三十年,也算是半个本地人了。”
安晴颔首笑道:“但是恐怕乐叔仍守着故乡的饮食习惯吧?乐叔有所不知,咱落霞人靠海吃海,平常的老百姓因为有那些个海物顶着,平日里只中午那一顿吃些干粮罢了。是以咱只中午舍上一顿好粥便罢。况且这只是暂时救急罢了,落霞遭此大灾,不出十日,朝廷定要颁诏开仓放粮,到时便没咱什么事了。再者说来,乐叔,纵是咱在临县买不到过冬的口粮,咱地里的高粱玉米可都是实打实的粮食呢,定能过得了这一冬。”
此话一出,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