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提一提倒也无妨(2 / 3)
上面,又把另外一幅卧龙潜水图拿过来看了看,心里微微一动,画好不好看尚在其次,但对比起文字书简,这种东西显然更直观,识字不识字的人都能通过画传递和了解画作的意图,秦国百姓里能读会写的人并不多,此技适当引导和控制,有利可图之。
学子游学讲法,图文并茂自是比空泛的文字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
这也是文华盛世的一部分,提一提倒也无妨。
赵政想了想,拿了另外一幅卧龙潜水图,盖上了刻有王后字样的印章,唤了秦鸣进来,吩咐道,“把这副图都挂去东临书舍里,看看效果如何。”
秦鸣向来是听令行事,闻言倒也没说什么,拿着画领命去了,董慈半响才回过神来,连成蟜什么时候上了马车来都没发现,有些迟疑地朝赵政问,“阿政,当真要挂出去么?以王后的身份发出去,势必上行下效,你可想好了。”
春秋战国有绘画作品,秦国人没空玩这些,但东方六国风气奢靡,庙堂记事壁画尤盛,这些壁画和青铜饰画装饰性和记事性非常强,以楚国为最,《庄子》《墨子》以及《孔子家语》里都记载了楚国庙堂壁画的形象生动和蓬勃气息。
只赵政统一六国之后,起用法家,讲究禁锢百姓的思维思想,没有放任六国的文华风气,自然是连这点苗头都一齐掐断了。
流传于后世的先秦绘画作品少之又少,这也是原因之一。
董慈站在文化盛世的角度上,赵政有此作为,她自是求之不得,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天[朝绘画发展的初期阶段,这是很关键的时期,赵政身为一国之君,在这上面稍做引导,效果可想而知。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技艺蓬勃发展,与当权者的喜好有莫大的关系。
董慈想着此后会出现的盛况,连心跳都快了些,这么一来说不定先秦时期的短板都被补齐了!
董慈激动兴奋的模样都写在脸上,赵政失笑道,“莫要高兴得太早,秦国论功行赏封爵,便是有如你这般技艺超群的匠人百姓冒出来,寡人也不会封官封爵,结果只怕不如你意。“
凡事皆有度,一国之君本就不可在这上面花费心思,董慈明白他意思,赵小政的任务是打江山,这些事她来做就好了。
不反对打压已经是一大进步了!董慈爽快回应道,“这些事你当然不能管了,交给你的王后我就好了,此技亦如诸子百家,阿政你只需放任自流即可。”
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