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幺蛾子上(1 / 3)
虽说簪子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冯莺从嫁妆单子里找到了极大的漏洞,既然有这样的条件,冯莺自是要用上一用的。于是,冯莺便照着嫁妆单子上的记录,把私房里的金银珠宝装了一份比嫁妆单子上略少一点的放在一处,下剩的都归拢到一块。
冯莺发现,小田氏留给原主的东西当真是不少,光各种小金锭子加起来就有近五百两,换成白银就是五千多两啊,另外还有五千两的银票和各种散碎银子二三百两。加上原主以前在国公府攒下的月例私房和各种添妆时得的私房银子,原主的现银就有小两万。加上地里的出产,原主实打实的是个小富婆啊,也怪不得不管冯莺手里如何散漫,碧莲这丫头从来不多说什么。
到如今冯莺也有些搞不清楚小田氏是真的单纯软弱,还是心思缜密。若真的是那种个性软弱的人怕是没法给自己的孩子留下这么多私房,更别说那裕丰票号里还有六七万的遗产。
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这事,冯莺干脆就不去想了。她把银票自己收了起来,加上那次从于英他们身上搜刮的银子,加起来她手里也有三万多两银子了。有了这些,她离开这里也算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除了现银,剩下的一些金银珠宝价值也不下万两,这些东西固然价值贵重,但是总体体积不大,冯莺归拢了一下把这些都装在一处,恰好装满一个小箱子。
难得的是这回冯莺弄出的动静颇大,大刘氏倒是也没有言语什么。倒是于嬷嬷过来问了两句,冯莺便把映红拖出来当了一回挡箭牌。
其实倒不是大刘氏不想过来插一手,是向达事先稳住了自己的老娘,不让她多管冯莺的闲事。向达是想着等映红搬到这边来了,自己有的是机会打探情形,没必要这个时候探头探脑的惹的冯莺不喜。因为向达这些天看出来了,只要冯莺一不高兴,就会“忘了”给自己零花钱。要不然他自己一个月十几两银子的俸禄,别说给通房打金钗了,就是请上峰去稍好一点的酒楼吃顿饭都不够。
向达能在衙门里十分吃的开,除了本身脑子还算灵活之外就是因为有银子开道。时不时请同僚们喝喝茶吃个酒什么的,三节两寿从不落下,同僚们“吃人嘴短”自然不好和他翻脸,加上他的岳家得力,就连上峰也对他多看几眼。
原主在的时候自然不会让向达面临无钱可用的境地,只要向达的小厮来回说没钱了,立马就给,虽然每次就三五十两,搁不住三天两头的要啊。冯莺前些时候看了一下账册,发现光向达每月在外头的交际应酬就要花上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