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忽悠教授(5 / 7)
而有了专业的教授之后,又有充裕的资金,新的研究真的是进展很快,比之前几个还没出师的学生搞快的不是一倍的差距,而是几何式增长的。
那么要说为何教授们早先没研究这些出来呢?因为高校的研究课题其实很多都不能转化为民用方面,有些是为了国际上拿奖,有些是跟国家合作,在军用或者什么方面的研究,有的则是一些探索。
而江寄余是特定冲着商业化去的,研究的方向也不一样,更何况他自己本身就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大概思路,配合上教授们的专业,那研究速度可不是几何式增长么?
而在研究过程中肯定会有所偏离方向,有的是不太好的,那是要摒弃,有的却能催生出新的产品,这种江寄余是极其喜欢的,他也不扣索,除了固定的‘顾问’工资,研究出的产品也另外付钱买下,这个当然是要签协议的,免得到时候还有的扯皮。
在商言商,江寄余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很清楚的,绝对不会为了所谓的人情啊面子啊而给自己留下隐患。
这样一来,厂子要弄的东西就更多了,那Wilson当初的股份,也得重新分成。因为他的资金在这个时候早不足以吞下这么多。
江寄余打算把Wilson的股份压到5%,或者全额买下。
当初他跟Wilson合作是因为国情,而且一开始也是让Wilson投资,中途随时可以追加投资或者撤资那种,但是办厂以来Wilson一直没有追加投资,厂子的事也全部是江寄余弄的。
眼下政策宽松许多,Wilson的存在便可有可无。其实当初江寄余也不用找Wilson直接找姜家就行,因为姜远鹏他们也是华侨,并且有钱可以投资,但是江寄余想自己拼出一份家业来,不想让别人以为他靠对象,更不想让别人说姜可可倒贴,这两种说法他都不喜欢,他自己是有能力能拼下一份家业的。
现在事实证明他做到了,那么让姜家加投资进来,也是赚钱的几率要高,是锦上添花。
不过对Wilson也不能过河拆桥,如果他还想在厂子保有原有股份,那么就得追加投资,不然是不公平的,股份分配总是要跟付出相挂钩。
然而没想到,Wilson打算自己创业。
“家里那边不同意进入华国市场,而我自己看好这个市场,所以我打算自己创业。”他用英文跟江寄余简单说了自己的打算,他的创业方向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