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招聘(3 / 4)
于此同时,她的文化公司也提上日程,因为房子还回来的有栋房子是距离学校不会太远,简单找人拆过在搬几台办公桌,差不多简陋的办公室就能做完。
姜可可搬来是打算自己找弄台打字机再找个打字员的,但是后来一想又太麻烦,弄打字机的手续也很复杂,还得跑关系,索性就全部外包给出版社,以文化公司的名义跟出版社合作,这样也是正规化的。
出版社是本地的出版社,一些新创办的杂志也是跟出版社合作,姜可可不算先列,因此这事也不算麻烦。
现在要做的,便是招聘工作人员。
因为姜可可不打算亲力亲为,所以除了从学校招聘实习编辑,也想招聘成熟的编辑,她在报纸上刊登了招聘广告,是之前江寄余刊登厂子产品广告的那家报纸,自从给江寄余刊登广告并且没有出事后,他们报纸正式恢复了接广告,不少厂子也学江寄余在上头刊登广告。
像这种刊登招聘信息的广告,则要比较便宜,一条信息大概五十块就可以。
姜可可把自己的要求和联系方式以及面试时间地点都刊登在上面,希望能快点找到合适的人。
不过在B市像姜可可这样贴出招聘的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文化公司,这是头一家,而上面写着的待遇从优这四个字,也是让不少人或怀疑或心动。
对这种事私人的公司,B市许多人还是不太敢相信呢,尤其是有铁饭碗的,但是没有铁饭碗的又不一定是合适的。而且看到待遇从优这四个字,谁也不知道这个‘优’是什么标准,不少人直接放弃,但也有人尝试着相信。
那天姜可可是在带院子的小房子那里进行招聘的,老莫夫妇和江寄余都过来陪她,充当面试官。
赵婆婆本身是教中文系的,对这事也比较感兴趣,很乐意帮姜可可这个忙。
于是,那天来应聘的不少人都把老莫夫妇当作是发布招聘信息的人,没想到是姜可可这个年轻人。
不过面试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先是把大家的简历收上(这一点在招聘信息上有标明,需要一份工作简历),没写的人也可以在旁边的桌子上拿上面的纸张现场写,主要包括学历和相关工作经历和薪资要求。提前准备好的人则可以根据到来顺序安排。
但来面试的人也就十来个,其中好几个还是没有真材实料过来碰运气的,这种人一开始就会被pass掉,然后筛查下来,也就五个人还算可以,其中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