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捉住于时灵(2 / 6)
于时灵手中的干脆面都不吃了,他惊讶盯着那开了小缝的堤,许久方说道:“苏辰,对不住,是我自负了,我立即写凑折回京,将此事告诉皇上。”
苏辰点头,“现在拔下银两是冶水,再几后拔下银两那是振灾,同样的银子,能多救下不少人,还能将底下百万顷农田得到浇灌。”
“百万顷?”
苏辰点头,“这一路上我带你去看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不少农田受着旱灾和水灾。”
于时灵点头。
两人上了马车,一路上两人都在说着水利工程计划。
他们回到苏府的时候正是傍晚。
乔宝莹早早的收到消息,于是叫下人一起帮忙做了一桌子的好菜。
于时灵这几日着实受了苦,他可是京城里的贵公子,就算是以前在外的御史,也不曾这么苦着自己的,不过看到一桌子的美食,还是乔宝莹亲手做的,他的心灵就彻底冶愈了。
“上好的桂花酒,平江府很有名气,我将它带来了。”
随着声音,赵牧走了进来,他手里提着三坛子酒,颇有一种不醉不归架势。
于时灵看到赵牧,起了身,指着他说道:“满月酒没能来,你别见怪,不过我给你带来了家信。”
“你带来了家书,却一个月之后才给我看?”
赵牧郁闷的看着他。
于时灵有此尴尬,“这不是干御史的时候留下的毛病么,不过以后不会了。”
赵牧立即拿起家书细看,是他娘写给他的信,信里又再次希望他能带着妻儿年底回一趟京,平江府很平静,他若向皇上请求,的确可以回京探亲,但是他知道情儿不想离开,而且赵牧也感觉到了,家中两个嫂嫂怕是在他娘面前没少说话,指不定这一回去,情儿和孩子就只能留在了京城。
如此他一个人在平江府任职,那就没滋没味的。
于时灵和苏辰都看到了赵牧面色不好,也不知他的家书里写了什么,莫不是赵家出了什么事?
赵牧收起家书,看向乔宝莹,说道:“夫人千万别告诉情儿,这封家书也不过是旧事重提,我呆会就写封回信,到时于兄帮我带回京城。”
乔宝莹和苏辰立即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为此她想了想,打算找名画师,将赵牧一家三口的画相一并让于时灵带回京城里去,这样不堵着他们的嘴了。
乔宝莹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