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皆诱(1 / 12)
便是没有把诸葛瑾的话当回事,或许更该说,诸葛瑾都能看出问题,他难道会不知?知,便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但那非一时可成,诸葛亮迎着太阳道:“有一日,亮必建一个廉政时代。”
这一番雄心壮志,诸葛瑾却不敢苟同,“你以为,曹盼会给你这个机会?”
“机会,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争取的。你只看到魏之优,而没有看到魏之劣。不错,魏之兵力非益州可比,然魏之敌更比益州强悍,北方各族兴起,纵有先时一战,虽以重创各族,然各族皆伺机而动,打与不打,都一定会消耗她的兵力。更别说,还有辽东的高句丽。最最大的问题是,她是女帝,以女帝而临朝,其无嗣,民心不安,纵有嗣,其之嗣能否成?更有那叫她一直打压的世族们,世族,支撑着魏朝,想要让人取而代之,非她一夕而成。世族,纵无兵,若皆不出仕,如此局面,她必思破解。如此一来,你说我有没有机会让益州强大起来?”
诸葛瑾看着诸葛亮,“更不消说,还有江东。江东,有孙氏跟没有孙氏,你说有没有差别?”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丢了出来,诸葛瑾哑口无言。
“我与你问了几个乡亲,倒是都有一些粮种,你要多少?”那位老伯去而复返,询问了诸葛亮,诸葛亮听着露出了喜色,“有多少我要多少,有劳老伯了。”
依然的彬彬有礼,老伯辛苦了一场,得了他这一句道谢,露出了笑容,“你这郎君难得一见。”
却是对诸葛亮的认可,诸葛亮作一揖,老伯道:“要粮种的话便随我来。”
在前带路,诸葛亮尾随而上,在看到那一片片的田地,还有那一旁的水车时,诸葛亮由衷的感叹一句,曹盼,确实心存百姓,也让手下的人,都一心为百姓做事。
诸葛亮因得老伯帮忙,得了满满一车的两季粮种,他非不事生产之人,粮种他都看过,都是上好的。
临走的时候,诸葛亮不忘与人给了老伯一些钱,当作是报酬。虽说老伯帮忙时并没有思及回报,诸葛亮这般,他便又叮嘱了诸葛亮一番,这两季粮种该怎么种,诸葛亮听着便记下了,因着早年也曾耕种,顺着老伯的话也问了几个问题,老伯倒是一一作答。
“没想到你这样的郎君竟然也懂侍弄田地的事。”老伯为诸葛亮而怪叹。
“早年时,我与老伯一般,也需耕种播种方得一年的粮食。”那些年的苦日子,诸葛亮不以为耻,再提起依然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