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平定高句丽(11 / 13)
夏侯玄作一揖而道:“回陛下,臣昔日曾随父亲驻守幽州,亲眼见到陛下昔日以夷制夷,让匈奴牵制了鲜卑,胡羌之异族。不仅不必消耗大魏兵力,也在一定的时间里解决了异族为乱。”
曹盼一下子明白了,“所以,你受了启发。”
“陛下急于平定北方,灭高句丽,是为了消除在北的威胁,从而可以一股作气,兴兵蜀汉,一统天下。所以,对于高句丽,不在于让他们如何臣服,而是让他们安份。”夏侯玄分析曹盼的心理分析得那叫一个透彻,听着曹盼道:“正是!”
“朕之所以让魏止和曹永迅速的攻克高句丽,不是因为朕想为大魏扩大国土,而是因为高句丽威胁到了大魏,高句丽在朕要一统天下之时,会成为朕不能一心兴兵蜀汉的威胁。昭宁四年诸葛孔明能得汉中,就是因为他们在那个时候兴兵进犯辽东,让朕只能让一部份的兵力应对他们,因而才会让诸葛亮得了汉中又退回了蜀汉。”
曹盼是个敢想敢做也敢认的人,夏侯玄明白她真正的目的所在,因此而提出以夷治夷的办法,既是不消耗大魏兵力,也是解决了高句丽的问题,这样的办法,岂有不用的道理。
“可是陛下,若是以夷治夷,那我们的军队还要不要在高句丽驻守?”毛玠提出这个问题。
“毛公,高句丽与大魏相隔甚远,你该考虑的更是另一个问题,大魏的将军,愿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到高句丽去。若是不愿,那将会有更大的问题。”曹盼这么地说。
显然毛玠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被曹盼提出了明显的一顿。
于高句一战中,秦无也被曹盼派出去了,因于此战立功,再复兵部尚书一职。是以再入政事堂议事。道:“陛下圣明,在将士的心里,高句丽是异国他乡,为保家卫国而不得不往高句丽去,但他们并不愿意一直留在高句丽。”
作为领兵打仗的人,因曹盼一直都在意人心所向,所以秦无深受曹盼影响,也一直都把将士们放在心上。攻打高句丽,秦无也参与,长留高句丽驻守,将士定然是不愿的,从拿下高句丽起,魏止与曹永就已经连上了好几道折子提起这件事了。曹盼一直留中不发,原来是在这儿等着。
“若让你去高句丽,代朕施行以夷治夷之策,你可愿意?”曹盼与夏侯玄那么一问。
夏侯玄不过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君,一听这话都傻了,曹盼道:“要是照诸公的意思,将高句丽改成州的话,你去施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