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六零年代小媳妇62(2 / 5)
“我们可以去「友谊商店」了。”李乐乐把杜靖宇放了下来,亲了杜靖宇一下,并拿着美钞傻乐。
“友谊商店。”杜靖宇在内心哀嚎,天啊!又是像「淮国旧」那时的大采购吗?
现在已经1981年,目前国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买东西有时候不用票券,也能在供销社买到不紧缺的物品,很多农民也会带农产品到城市偷偷贩卖,现在买东西并不像几年前那样困难,有必要这么兴奋吗?
“现在买东西又不难,做啥这么高兴?”杜靖宇不能理解。
有了美元,代表他们可去兑换外汇券,然后,然后,他们就可以去着名的「友谊商店」淘宝了。
“「友谊商店」卖很多外面没有的东西,里面有中国着名的特产、精品、古董、字画、丝绸....,还有国外直接进口的商品。”李乐乐兴高采烈地说着。
听说这个时期除了国外旅客、国家高阶干部、还有许多国外的元首、元首夫人、
国际的知名政治人物都曾经在友谊商店消费过。
「友谊商店」内的古董、字画,国家规定清朝干隆时期之后的都能摆出来贩卖,这些古文物,大部分都是文.革时期抄下来的,里面有真有假,但是,必须说,店内真品可真是不少,能买到多少,就看个人眼力了。
听了李乐乐解释之后,杜靖宇无奈地抚额,古董、字画、古文物...,又来了!爱人倒底要囤多少这些东西才够?
爷爷说过,「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虽然现在古文物价格有所上升,比几年前价值好上许多,但是实在是看不出古董会大涨的趋势,毕竟,现在老百姓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有钱人喜欢把钱花在能直接能改进生活品质的商品,如脚踏车、电视、电风扇、汽车...
很少人有心思收集这些古文物,这些东西,以后真的会很有价值吗?
杜靖宇难以想像这些吃不着,用不着,古代死人用过的旧货,以后会变得很有价值的情况?
不过既然爷爷和爱人都这样说,那就收集吧,反正家里还花的起这些钱。
隔天,李乐乐上完课后,抽空到历史系,找陈哲男教授,陈教授今年五十多岁,经历过运动时期的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平反回来首都,家人在运动时期,死的死,伤的伤,之前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插队,女儿没办法因为平反而回来,但是目前的政策并不严格,陈教授的女儿已经从插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